本報訊 (通訊員 楊 勇)今年以來,丹鳳縣充分發揮“天麻之鄉”資源稟賦,按照“地域相鄰、產業相同、功能互補、發展互助”原則,在鏈上抓黨建強引領,建立天麻產業聯合黨委,搭建村企互助合作平臺,推動群眾增收、產業增效、鄉村增色。
實施組織聯建,在“鏈”上聚力賦能。丹鳳縣發揮良種天麻產業園產業、人才、技術優勢,由天麻產業鏈集群發展的巒莊鎮牽頭,有效整合周邊1個龍頭企業、5個鎮(街道)、36個村發展資源,成立丹鳳縣天麻產業發展聯合黨委,下設種植、研發、生產、銷售、培訓、技術服務等產業黨支部、黨小組,吸收村黨支部書記、黨員致富帶頭人、駐村第一書記以及龍頭企業負責人(黨員)等擔任黨委委員,設立黨員示范崗、志愿服務隊,鏈接帶動周邊鎮村和企業互助合作、以大帶小、以強帶弱,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抱團發展。
建立產業聯盟,在“產”上聚沙成塔。依托永福工貿有限公司龍頭企業帶動,采取聯合黨委搭臺、政策扶持、技術支持、人才培育、產銷對接、風險共擔等形式,由聯合黨委協調提供基礎設施服務、項目支持,公司與村集體經濟組織、合作社簽訂合作協議,提供菌種、種子和技術指導及保價回收服務,探索形成“聯合黨委+園區(公司)+村集體經濟(合作社)+農戶”發展模式,形成了集天麻良種選育、菌種研發生產、高效技術推廣、試驗示范種植、產品研發加工、購銷物流于一體的全能產業鏈,促進天麻產業集約化、規模化發展。
實現利益聯結,在“業”上集聚成群。瞄準全縣“四大產業集群”和“十大產業鏈”布局,通過天麻產業聯合黨委引領帶動作用,探索“農業+旅游+康養”發展模式,建成占地1250畝,集研發生產、示范種植、加工銷售、生態采摘、旅游觀光于一體的良種天麻三產融合發展園區,著力打造周邊“四省六縣十鎮十村”30個蟒嶺天麻藥園示范基地,帶動全縣天麻栽培面積達到2萬多畝,年均產鮮天麻5萬噸,產值約10億元,130多家村集體經濟、農民專業合作社、2萬多農戶從中受益,形成宜居、宜業、宜養、宜游的產業發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