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監督是紀檢監察工作的“神經末梢”,也是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的重要環節。近年來,洛南縣紀委監委積極探索基層監督新路徑,持續深化“網格化+廉勤監督員”工作機制,推動監督力量下沉、監督關口前移,為村級監督、鄉村振興、社會治理注入“廉動力”。
“過去村里的事大多是村干部說了算,現在有了廉勤監督員,大事小事都有人盯著,我們心里更踏實了!”近日,在景村鎮齊坡村群眾代表大會上,村民張強感慨道。
這支由老黨員、鄉賢、群眾代表等組成的廉勤監督員隊伍,既是政策宣傳的“傳聲筒”,又是社情民意的“收集站”,更是小微權力的“監督哨”。他們活躍在田間地頭、村(社區),緊盯惠民政策落實、集體“三資”管理、工程項目建設等關鍵領域,通過群眾反映、日常走訪、列席村級“三重一大”事項會議等方式,對村級項目建設、產業發展等重大經濟活動進行重點監督。對于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及時發現提醒;對于可能存在違紀違法的問題,直接上報紀檢監察機關,村組干部的“小微權力”得到進一步監督制約。
“多虧了廉勤監督員老李,灌溉用水問題終于解決了!”在寺耳鎮黃龕村,村民口中的“老李”是該村廉勤監督員李國強。他在走訪中發現,灌溉水管因年久失修,導致破裂,直接影響春耕生產,李國強迅速將問題上報村委會,并全程跟進辦理,一周后,灌溉水管已更換一新。
這樣的案例在洛南縣并不鮮見。“網格化+廉勤監督員”工作機制運行以來,建立了“問題發現—分類處置—跟蹤問效”閉環機制。廉勤監督員充分發揮“人熟、地熟、情況熟”的優勢,及時發現并推動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今年以來,全縣“廉勤監督員”發現問題254件,推動解決246件,群眾滿意度持續提升。
“廉勤監督工作絕不是走馬觀花、敲鑼打鼓,而是要下馬觀花,切實解決。”縣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以“網格化+廉勤監督員”工作機制為抓手,不斷加強基層紀檢監察監督,推動構建更有力的縣、鎮、村三級監督體系,不斷提升群眾的滿意度、獲得感、信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