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代緒剛)日前,商南縣制定出臺了《招商引資爭先年十條措施》,不斷提高招商引資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全面落實“招商引資爭先年”各項目標任務,為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勁支撐。
商南縣緊盯國家重大戰略和投資方向,以省委陜南綠色循環發展戰略、市委“一都四區”發展定位、全縣“四大名城”和“十條產業鏈”布局,重點策劃儲備現代材料、智慧農業、生態旅游等一批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帶動能力強的重點項目。鞏固鄉黨回鄉發展大會成果,加大簽約項目督查力度,及時兌現鄉黨回鄉發展優惠政策;積極開展以商招商、鄉情招商,動員商南鄉黨充分發揮各自優勢,牽線搭橋、引薦企業、招引項目,以實際行動支持和幫助家鄉發展。
全縣持續加快現代材料產業園、硅科技產業園、鎂材料產業園3個重點“區中園”基礎配套建設進度,堅持把標準化廠房作為產業招商的重要路徑,推行“標準化”和“定制化”相結合模式,確保建成的標準化廠房盡快實現企業入駐、產生效益。牢固樹立“全產業鏈”思維,發揮“鏈主”企業帶動作用,圍繞“一產茶菌果、二產釩硅鎂、三產康養游”等重點產業,著眼延鏈補鏈強鏈升鏈,推動產業鏈式集群發展。
商南縣堅持高位推進“一把手”抓招商,縣四套班子領導結合分工積極參加招商活動,對重大招商項目,會同相關鎮辦和部門共同洽談推進,營造“人人都是招商主體、個個都是營商環境”的全民招商氛圍。用好駐外商會、招商辦事處、“秦創原”科創基地,搭建招商平臺,完善顧問招商、委托招商、網絡招商等方式,探索開展專業化招商,多渠道拓展信息源、項目源、客商源。
同時,縣上瞄準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區域和南京、天津兩個對口支援城市,聚焦西安、鄭州、成都、武漢4個鄰近的GDP萬億級城市,深入開展千名干部招商引資,大力實施精準招商、駐點招商、小分隊招商,積極承接產業轉移,力爭在茶產業三延伸三提升、釩硅鎂產業上下游、旅游提質升級、健康養老等領域有更多項目落戶商南。堅持“走出去”“請進來”戰略,精心籌備中央和省上舉辦的絲博會、進博會、央企進陜等投資促進活動,自主開展秦嶺生態旅游節等十大招商活動,做好客商邀請、專場推介、產品展示、項目簽約等工作,提高招商實效。
商南縣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優化審批流程,積極推進“最多跑一次”“一網通辦”“交地即交證”等改革,落實“代辦員”制度,使企業辦事更便捷、更高效。對重大優質項目,針對企業需求“量身定做”支持政策,實行“點對點”幫扶,以完善的政策配套和良好的營商環境吸引企業投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