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代緒剛)今年以來,商南縣大力實施鄉村法治建設提升行動,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提升鄉村社會治理法治化水平,著力實現鄉村依法治理。
商南縣突出抓好村“兩委”干部法治培訓,全面實施鄉村“法律明白人”培養工程,打造一支群眾身邊的普治融合工作隊伍。嚴格實行農村基層行政執法人員持證上崗和資格管理制度,推進涉農執法信息公開透明、執法全過程留痕、執法決定合法有效。持續規范行政處罰行為,嚴格規范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建立健全權責明晰的監管執法責任體系和責任追究機制,推行柔性執法。加快涉農領域“智慧執法”建設,切實提高農村基層執法效能。充分發揮司法所職能作用,不斷強化基層行政執法協調監督。加大農民合法權益司法保護力度,依法審理涉農村承包地“三權分置”、宅基地“三權分置”、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等土地糾紛案件,依法打擊破壞農村生態環境、侵占農村集體資產等違法犯罪行為。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加大拐賣婦女兒童犯罪、“黃賭毒”、電信詐騙等案件打擊力度,嚴防黑惡勢力滋生蔓延。加強涉農公益訴訟檢察監督,加大對涉農扶貧資金補貼等領域監管力度。穩妥處理涉及農村老弱婦孺、留守人員等特定群體的訴訟案件,加大對農村弱勢群體司法保護力度。打造涉農企業案件立審執“綠色通道”,對涉農企業糾紛實行優先立案、優先送達、優先調解、優先執行、優先解封。健全完善鄉村法治文化體系,加強鄉村法治題材資源的挖掘、編排和演出,推動鄉村法治文化建設實踐創新。加強鄉村法治宣傳,深入開展法律進農村、進社區、進農戶活動。
商南縣持續優化鄉村法治化營商環境,提高鄉村法律服務水平。深化“法律進企業”,落實鄉村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學法用法制度,深化鄉村企業免費“法治體檢”活動,完善鄉村企業合法權益保護機制。健全鄉村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加快建設實體、網絡、熱線三大平臺,為農村群眾提供一站式法律服務。加大農村法律服務人才引進和經費保障力度,實施法官、檢察官、公安干警、法律服務工作者聯鎮包村行動,推動優質法律服務資源向農村延伸。鞏固落實“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制度,著力打造農村群眾家門口的“法律超市”。常態化開展“鄉村振興·法治同行”活動,加強涉農法律援助工作,切實維護農村留守老人、婦女、兒童等困難群體合法權益。同時,全面加強鎮村兩級人民調解委員會規范化建設,深入推進鎮辦綜治中心、信訪接待中心、公安派出所、人民法庭、司法所規范化建設水平,強化村民委員會自治功能,建立村級小微權力清單,推進鄉村治理體系建設試點示范創建,不斷深化鄉村依法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