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代緒剛)今年以來,商南縣充分發揮信息化驅動引領作用,加快推進數字鄉村建設發展工程,深化信息技術與鄉村居民生產生活的滲透融合,讓鄉村擁有更強勁的發展動能,讓群眾享受更便捷的生活。
商南縣加快完善鄉村數字基礎設施,逐步推動5G和千兆光纖網絡向有條件、有需求的鄉村延伸,優化提升農村寬帶網絡質量。
完善“三農”信息服務,加快智慧農業技術創新。以茶葉、食用菌等六大農業產業鏈為重點,深入推進“互聯網+”特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利用淘寶、抖音等多渠道電商平臺,推動農產品、生產資料和休閑農業等產品上網銷售,培育電子商務市場主體,提高農產品的銷售能力。
提升改造一批富有地方特色、品質特色、功能特色和文化內涵的農業農村電商品牌,推進電商與實體相結合、線上與線下體驗相融合,放大品牌集聚、資源整合效應,輸出商南優質農產品品牌。運用互聯網發展農業新業態、新模式,鼓勵發展眾籌農業、定制農業等基于互聯網的新業態,鼓勵發展智慧休閑農業平臺,推進民宿預訂、土特產網購等資源和服務在線化,培育一批“互聯網+文旅”創新示范基地,引導鄉村旅游線上經營。
商南縣推動鄉村網絡文化規范有序發展,不斷完善縣級融媒體中心功能,拓展黨建服務、政務服務、公共服務等服務內容。實施數字文旅賦能工程,讓文旅發展成果惠及鄉村群眾。持續開展鄉村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訓,提高教師對教育教學新模式的適應能力。優化農民技能培訓模式,搭建職業數字資源培訓線上服務平臺,推進線上職業技能培訓。推進鄉村“互聯網+醫療健康”體系建設。推動農村醫保經辦服務網上辦理,方便群眾就醫。完善鄉村社保與就業服務,持續推進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政務服務信息化工程建設。提升農村特殊人群的信息服務水平,發展“互聯網+助殘”,推動殘疾人基本公共服務項目納入農村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平臺,推動社保卡等加載殘疾人服務功能。
強化鄉村數字治理能力,推進鄉村環境監管信息化建設。持續完善“智慧黨建”系統功能,豐富黨建信息化綜合平臺功能,拓寬黨群溝通渠道。推動“互聯網+”社區向農村延伸,提高村級綜合服務信息化水平,逐步實現信息發布、民情收集、議事協商、公共服務等村級事務網上運行。引導農民參與數字鄉村建設,推動數字鄉村項目吸納當地居民和低收入群體就地就近就業。引導金融機構增加數字鄉村建設金融供給,充分利用支農支小再貸款、再貼現等貨幣政策工具,支持傳統農業數字化改造和設施農業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