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黨梅榮)近日,商南縣十里坪鎮某工地59歲工人陳明群突發心梗,十里坪鎮衛生院值班醫生徐禮國根據患者病情,立即啟動遠程胸痛救治流程,將心電圖等檢查結果第一時間上傳至商南縣胸痛中心群,商南縣胸痛專家團隊全程視頻指導救治并派員支援,實現了無縫對接治療,2小時內穩控患者病情并送達商南縣醫院心內科。這是該縣打造縣域“1小時急救圈”后較為常見的一幕。
商南縣地處鄂豫陜三省接合部,境內山大溝深,道路崎嶇,最遠的鄉鎮距離縣城100多公里,救護車從商南縣城到邊遠山區接診患者往返通常需要4個多小時,鎮村衛生部門與縣級醫療機構之間未建立高效順暢的急救協調及遠程專家會診機制,對于胸痛、卒中、創傷等急危重癥患者來說,無疑是錯過了黃金搶救時間,無法得以有效救治。
今年以來,商南縣以辦好群眾身邊具體實事為抓手,把群眾滿意與否作為深化為民辦實事的“試金石”。針對“山區群眾看病遠、找專家難、急救更難”問題,商南縣紀委監委統籌協調、靠前監督,助推商南縣衛健局構建縣域全覆蓋急救網絡體系、建設城鄉“遠程影像”“心電一張網”、定期開展大型義診進山區等一系列為民實事,整合區域醫療衛生資源,促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讓群眾在家門口即可享受更優質的醫療服務。
商南縣按照“資源下沉、因地制宜、就近治療、危重轉診、統一調度、全面覆蓋”的原則,沿312國道、商鄖路、G40高速路向周邊輻射,在趙川鎮、湘河鎮、金絲峽鎮、清油河鎮設4個急救分站,在城關、富水等片區設9個急救聯絡站,在各村(社區)設128個急救聯絡點,實現院前急救向縣域東南西北4個方向輻射覆蓋,打造縣域“1小時急救圈”。將全縣所有救護車輛統一接入縣級急救信息系統,各急救站醫護人員24小時輪班值守,優化危急患者通行路線,將患者情況實時聯通總院專家開展遠程技術指導。構建以胸痛、創傷、卒中、危重孕產婦救治、新生兒救治“五大中心”為基礎,以急診醫學科、ICU為核心的急診急救體系,破解了基層醫療單位急救技術力量薄弱、急救配套設備不全、應急處置不規范等難題。截至目前,共轉運救治危急重癥患者583人,救治率98.6%,有效提高了急救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