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支曉宇 通訊員 代緒剛)今年以來,商南縣堅持建管并重、城鄉協同、塑形與鑄魂并舉,提升城市品位,強化精細管理,推進鄉村振興,全力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
商南縣計劃實施二道河街區、朝陽路片區老舊小區改造等城市更新項目7個,啟動城富大道、西氣東輸商南段天然氣門站(母站)、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綜合利用等重大項目建設,打造環境優美、和諧宜居的“好城區”。加快靈秀城、東城悅府、麓城學府、郵政巷小區等商住小區項目建設,打造安全、舒適、綠色、智慧的“好房子”。持續開展居民小區環境綜合整治,推動居民小區從外部環境到內在服務管理的全面提升,打造干凈宜居、管理有序的“好小區”。探索推進完整社區建設,補齊休閑健身、停車充電、生活服務等短板,計劃新建公共停車位200個、充電場(站)10個、充電樁1000個,打造服務高效、智慧便捷的“好社區”。
商南縣學習借鑒社區智慧化物業服務管理模式,推行多部門聯合執法,強化“兩違”和城區居民小區環境整治,規范小區物業管理、街面空間管控,提升城市綜合服務功能。實施老舊地下管網更新,計劃改建城市供水、雨污水管網48.1公里,補齊配套服務短板。加快城管執法數字化轉型,啟動智慧城市服務中心項目建設,整合各類數字平臺,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等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推進人工智能在城市管理、便民服務等行業領域的運用,提高城市管理的智能化、精細化水平,全力爭取創建國家園林縣城。
商南縣計劃整合涉農資金1.88億元,實施產業類項目74個,發展主導產業和特色產業,夯實群眾增收基礎;投資1.09億元,實施農村改廁、環境整治及基礎設施項目69個,補齊基礎設施短板,改善村容村貌。因地制宜,高標準規劃,綜合實施產業發展、環境整治、生態保護、社會治理等重點工作,切實提升建設水平,努力把興隆村、荊家河村、茶坊村、白玉溝村等14個村建設成為“千萬工程”示范村、樣板村。計劃新培育集體經濟收入50萬元以上村5個,創成“千萬工程”省級示范村4個、市級重點村6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