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張小華)近年來,山陽縣紀委監委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聯動縣衛健局等相關職能部門,以破解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中縣鎮村醫療機構、醫療與公衛服務、機構與個人間的信息壁壘為目標,聚焦“醫療衛生信息互通”民生實事“小切口”,深入整治基層醫療衛生領域突出問題,推動完善便捷醫療,切實改善群眾就醫體驗,減輕患者醫療負擔。
之前,山陽縣紀委監委工作人員在下鄉核查信訪件或走訪群眾過程中,時常聽到群眾談及因地處偏遠常常遇到“看病難、看病遠、看病貴”的問題。為有效解決這一問題,山陽縣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及時約談縣衛生健康局黨組書記、局長,商討并確定以推進建設“全域緊密型醫共體”為抓手,深化全縣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全面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
“不同醫療機構之間信息不能及時互通共享,是影響基層醫療服務能力的‘瓶頸’問題,群眾反映較為強烈。”山陽縣紀委監委駐縣衛健局紀檢監察組負責同志介紹,聚焦這些問題,紀檢監察組督促縣衛健局創新運用云原生、微服務等數字化技術,構建起高效互聯、集成共享、安全可靠、融合開放的全民“數字健康一張網”,全面實現“縣鎮村醫療機構信息互通共享、醫療與公衛數據實時互聯、群眾健康信息手機一鍵可查”,有效推動醫療衛生服務從“以治病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為中心”深度轉型,為全縣城鄉居民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務,轄區居民健康需求滿意度與體驗感顯著提升。
“我們村離縣城50多公里,以前村民看病很不方便。建成‘緊密型醫共體’后,醫療信息互通共享,村民很多小病不出村就能治,心電圖也能在村衛生室做,真正方便了群眾就醫?!苯眨鎸嵉刈咴L的縣紀委監委第五紀檢監察室干部,西照川鎮碾子坪村村醫詹得華說。
“縣衛健局定期組織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業務培訓,我們的醫療服務能力在持續提升,背靠著縣、鎮兩級醫院,我接診時更有底氣了?!闭劶啊熬o密型醫共體”建設帶來的變化,城關街道豐西新城社區衛生室執業醫師張興深有感觸。
基層醫療機構是守護山區群眾健康的“重要防線”。在監督推動下,山陽縣兩家縣級公立醫院在18家鎮(街道)衛生院建設標準化院前急救站,在244個村(社區)衛生室建設急救點,在縣級公立醫院、鎮醫療機構建成27個胸痛單元,在縣級公立醫院建成遠程心電中心、遠程影像中心,及時對鎮村醫療機構進行遠程業務指導。自建成“數字健康一張網”以來,全縣共上傳就診信息142.43萬條,鎮村遠程上傳心電檢查44563例、遠程影像檢查9620例,診斷報告回傳率100%,平均用時9分鐘。截至目前,通過“數字健康一張網”完成家醫簽約30.61萬人,簽約率84.91%,向公衛系統推送慢病患者提醒信息72766條,經核實后納入慢病管理43813人。云健康信息系統已上傳檢查檢驗結果113.62條,累計更新完善居民健康檔案36.05萬人,開放居民健康檔案35.36萬人,檔案開放率98.08%。
在推進“緊密型醫共體”建設中,山陽縣紀委監委積極發揮監督作用,先后查處醫療領域案件23件23人。同時,針對案件查辦中暴露出的問題,深化以案促改促建促治,督促縣衛健、醫保等職能部門制定出臺了《山陽縣醫療機構“過度檢查”“過度用藥”“過度使用高值耗材”評價辦法》《山陽縣醫務人員從業“十條禁令”》《山陽縣醫共體內醫療機構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工作的通知》等制度規定。
推動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有效解決是深入開展基層醫療衛生領域集中整治的宗旨。山陽縣紀委監委緊盯責任落實、制度建設、日常監管等方面常態化開展監督,督促縣衛生健康部門和公立醫療機構持續優化服務流程,改進服務方式,讓群眾享受更便捷、優質的醫療衛生服務。如今,山陽縣“緊密型醫共體”建設正在全方位、深層次惠及全縣廣大群眾,在家門口就能看病、看好病的民生愿景正在逐步成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