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楊 釗)今年以來,山陽縣充分發揮法律監督職能作用,通過強化部門協同、優化法律服務、加大權益保障等多元路徑,依法平等保護各類經營主體,為縣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法治力量。
暢通服務渠道,構建便捷高效維權網絡。依托12309檢察服務中心實體平臺與線上渠道,充分發揮面向經營主體的“窗口”優勢,建立健全法律服務“綠色通道”,對涉及企業及經營者的法律咨詢、控告申訴等事項,實行優先受理、快速分流、專業答復,有效縮短訴求響應時間。通過明確專人對接、簡化辦理流程,切實為各類所有制企業、個體工商戶等經營主體提供精準、高效的法律指引與維權支持,著力破解維權難題,營造安心經營、放心投資的法治環境。
強化監督協同,精準打擊侵害市場主體犯罪。山陽縣檢察院深化與縣工商聯的常態化溝通,建立健全侵害民營經濟權益犯罪線索雙向移轉與會商研判機制。檢察機關據此加大對相關犯罪案件應當立案而不立案、不應當立案而立案的監督力度,切實防止和糾正利用刑事手段干預經濟糾紛,保障民營企業及其經營者的合法權益。同時,積極會同市場監管部門開展“空殼公司”專項打擊治理行動,聚焦公司登記、報稅、開戶等環節存在的亂象,通過制發檢察建議、聯合執法等形式,推動市場監管部門強化源頭治理,嚴格注冊審核標準與程序,著力鏟除滋生欺詐、洗錢等違法犯罪土壤,維護公平誠信的市場秩序。
聚焦地域特色,加強知識產權與地理標志司法保護。結合山陽縣產業特點,強化對“九眼蓮”、核桃等具有地方特色的地理標志產品的司法保護力度。檢察機關主動前移保護關口,在相關重點企業、行業協會設立知識產權檢察聯系點,建立常態化聯絡機制。通過“送法入企”、專題培訓、案例解讀等方式,主動宣講知識產權保護法律法規與政策,引導和幫助企業明晰權利邊界,主動承擔起維護地理標志產品聲譽與品質的主體責任。此舉不僅提升了企業自身維權能力,也有力震懾了侵權假冒行為,助推地方特色經濟品牌做優做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