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郭乾琪)近年來,商州區錨定“一都四區”建設目標,面對康養產業發展中的資源整合不足、產業鏈條不全、品牌影響力弱等問題,積極探索“醫養游體藥食”六位一體融合路徑,系統推進中國康養之都核心區建設,力求在產業融合與區域康養發展模式上實現新突破。
商州堅持規劃引領,出臺《康養之都核心區2025工作要點》等12項配套政策,編制《商州區生態康養資源名錄》,出版《康養之都 魅力商州》專著,為產業發展提供系統性政策保障與資源指引。率先啟動“十五五”康養產業規劃編制工作,開展深度專項調研33次,形成高質量調研報告12篇,確保發展方向科學、路徑清晰。建立區級康養項目儲備庫,入庫重點康養項目40個,總投資18.77億元。
商州夯實項目支撐,成功爭取中央預算內投資2900萬元、蘇陜協作資金2150萬元,申報專項債1.55億元,有效破解資金瓶頸。加速推進張峪溝生態村等標桿項目,保障高鐵康養新城、蓮花山景區等15個重點項目順利建設。推動東坡院子等4家精品民宿投產,推動萬噸核桃加工、國蜂蜂蜜水等6個產業項目建成達效。
商州深化醫養結合,建成百順山莊老年公寓、金菊養老中心等3所民辦養老機構;與交大二附院共建“醫療飛地”,落地“行走的醫院”項目,服務超9萬人次。推動產學研一體聯動,促成12家區內企業與高校開展研發合作,全面啟動冷水魚全產業鏈項目,推動食用菌產值達9.1億元。加快文體旅融合發展,通過舉辦大型賽事,開展文旅促消費活動46場次,“賽事+文旅”模式成效顯著,上半年累計接待游客259萬人次,接待人次、旅游綜合收入分別增長19%、21%。
商州突出品牌塑造,成功創建金鳳山3A級旅游景區,策劃開展“春來早·游商州”等20余場主題營銷活動,創新打造“四大主題”消費場景,游客參與度提升40%。培育“三品一標”農產品33個,電商孵化56家企業,成功打造“香菇姐”等網絡IP,年貨禮包等特色產品熱銷。建成44個城市公園,構建“5分鐘健身圈、10分鐘公園圈”康養生活網,啟動45個老舊小區改造,城市品質不斷提升。
商州通過“醫養游體藥食”六位一體融合發展的系統性改革,不斷優化產業規模與結構,實現多元業態蓬勃發展,產業融合度與韌性持續增強,區域康養品牌美譽度與市場吸引力大幅躍升,城市宜居環境與居民生活品質同步改善,并斬獲“2025年全國市轄區旅游發展潛力百佳區”國字招牌,綜合效益全面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