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報訊(張珊 王維 鄒亞軍)“自從我把家里的山地都種上了核桃樹后,收入年年增加,僅去年核桃一項就收入近4萬元。去年翻蓋了老房子,今年還買了汽車,日子也越過越有味!”52歲的柞水縣鳳凰鎮瓦房村核桃種植戶鄭安魁最近說起自己的致富經一臉的驕傲。
近年來,柞水縣大力實施退耕還林后續產業項目,以農業園區、基地為依托,大力發展既具生態效益,又有經濟效益的核桃、板栗產業。截至今年,該縣已建成核桃、板栗經濟林基地65萬余畝,年產量1.1萬噸,實現產值8500萬元,核桃、板栗真正成為農民增收的“金疙瘩”。
縣上將農業園區建設作為帶動全縣核桃、板栗產業發展的重要舉措,在干佑河、社川河、金井河、金錢河四條流域,建成核桃基地鎮11個、專業村26個,面積達27萬畝;建成板栗基地鎮12個、專業村40個,面積達38萬畝。為了全面促進核桃、板栗產業轉型升級,在下梁解放村、營盤藥王堂村、小嶺金米村新建三個良種核桃、板栗育苗基地共150畝。僅今年,就產出良種核桃、板栗苗50萬株,并免費發放給農戶栽種。縣上還加大科技投入、加強林農技能培訓,實行科學化、集約化、標準化、規范化管理,組織技術指導隊巡回各鎮實施低產核桃、板栗林嫁接改造的技術指導。目前,已完成改造3.5萬畝,全縣核桃、板栗良種率達到90%以上。
柞水縣還充分發揮該縣旅游大縣的特有優勢,將林果產業同旅游產業融合發展,投資15億元打造集農業觀光、蔬菜種植、水產養殖、苗木花卉和林果種植采摘于一體的西川休閑農業示范園。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創辦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對林果產品進行深加工,增加附加值,并實施品牌戰略,打造柞水特色品牌,增強市場競爭力。目前,以柞水億升核桃發展有限公司、陜西五豐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等企業為主的一批板栗、核桃等林副產品生產、加工、包裝和銷售企業迅速崛起,生產的“琥珀桃仁”“柞水板栗”“核桃露”等林副產品均已走進省內外各大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