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報訊(孫傳卿)村上建有自己的宣傳文化陣地,辦有自己的雜志社,這在廣大農村是一件新穎事。商南縣富水鎮王家莊村就有這樣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他們成立老年協會,創辦《金秋文集》編輯部,在全縣164個行政村中開創了村級辦刊的先河,促進了鄉風文明和文化發展,為發揮“五老”作用搭建了平臺。
為體現老有所學、老有所用、老有所為、老有所樂,王家莊村加強老年協會班子和硬軟件建設。去年投入2.5萬元購置了演出臺幕、音響、服裝、樂器、道具,組建由86人組成的群眾藝術團,實現了生產娛樂兩不誤,健身練舞同步行。發放老齡養老補貼9.3萬元,高齡補貼8000元。免費為老人量血壓、為殘弱老人理發150人次。發放活動小禮品、重大節日發放慰問金累計達7200元,使老年人感受到黨的關懷與溫暖。在此基礎上,該村通過辦黑板報、播放光盤、閱覽科技健身圖書等途徑大力營造農村敬老孝道文化新氛圍。并由老年協會牽頭,老干部、老教師參與,創辦編印反映村文化建設進程、彰顯時代特色、以老年人文作為主要內容的《金秋文集》。村黨支部書記、村老年協會會長賀力尉說:“《金秋文集》是全縣村級老年協會的首創之舉,旨在為老年朋友搭建一個抒心展意、學習交流的平臺,為青年人做榜樣,釋放發展正能量。通過拋磚引玉,使更多老年人參與文化建設,體現老輩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創新拼搏精神,彰顯勤奮好學、上進求真、豁達友善的文明之風。從而打造精神文明軟實力,為建設文化大村提供厚墩、多元的文化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