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通訊員 楊麗華 鄭 琳
春節作為中華民族最為盛大的傳統節日,承載著獨特的文化魅力和深厚的歷史底蘊。在中國春節成功申遺后的第一個新春,秦嶺腹地的鎮安縣圍繞傳承傳統民俗文化,大力開展形式多樣的文明實踐活動,處處洋溢著“萬家燈火暖春風”的動人畫卷,營造睦鄰友好、文明和諧、平安祥和的新春佳節氛圍。
翰墨凝香,義寫春聯送祝福。“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鎮安縣圍繞春聯這一年俗,組織書法愛好者在全縣開展如火如荼的義寫春聯文明實踐活動,以墨香傳遞節日美好祝愿,增添喜慶氛圍,增強群眾幸福感,讓傳統年味更為濃郁。由鎮安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承辦的2025年“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暨“三學四提五擔當”鄉風文明提升主題實踐活動先后走進高峰鎮蘭花產業園、青銅關鎮東坪村以及回龍鎮初級中學,前來領取春聯和“福”字的民眾絡繹不絕,東坪村村民王啟厚感慨道:“手寫的春聯就是有溫度,看著這些春聯,新年的氛圍一下子就濃起來了。”
非遺添彩,文化惠民進萬家。當非遺遇上春節,傳統不再是歷史書頁里的符號,而是躍然于生活中的鮮活圖景。在縣中心廣場舉辦的“非遺陪您過大年”活動一派熱鬧喜慶的場景,扭秧歌、舞龍、搖花船……民俗節目一幕接著一幕,在鑼鼓敲響、鼓槌揮舞中,將節日氣氛烘托得熱鬧歡騰。據悉,“大地歡歌慶豐年·祥蛇納福迎新春”歡歡喜喜過大年“周周有戲看”群眾文化惠民演出將在縣域內演出8場,為群眾送上豐富的文化大餐。在青槐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孩子們聚在一起親身感受非遺剪紙藝術的魅力,紅紙翻飛,剪刀游走,刻畫出新春的祝福。春節期間全縣開展送福送春聯、送文藝下鄉活動45場次,送春聯7600多副,惠及群眾4萬多人。一張剪紙、一個花燈、一段舞獅表演,都是關于新年的文化符號,讓年味兒更加鮮活。
歲寒情暖,民生答卷寫初心。大坪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在集鎮中心廣場開展健康義診活動,涵蓋血壓、血糖監測、中醫問診及健康咨詢等項目,將暖心民生服務送到老百姓的家門口。在除夕之夜,鎮安縣醫院為院內的患者及家屬送上“愛心年夜飯”,讓他們感受到“家”和“年”的味道,這樣的暖心舉動,25年間不曾間斷。在春節人流高峰期間,“安全守護萬家燈火 文明點亮城市生活”宣傳活動,進一步增強了群眾的安全意識、文明意識。氣象、應急等部門及時發布預警信息,交通警察全天候在高速路口、迎賓路指揮疏導,公安民警常態化開展巡邏,確保人民群眾歡樂、祥和、平安過節。一樁樁、一件件實事,讓這個冬日處處洋溢著融融暖意。
當剪紙窗花映紅門楣,當非遺技藝煥發光彩,當文明新風浸潤鄉間阡陌,小城鎮安的新春圖景愈發鮮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