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馬澤平
立夏時節,秦嶺南麓,塔云山腳下,清澈的旬河蜿蜒流淌,岸邊的鎮安縣柴坪鎮柴坪村一組的大櫻桃現代農業示范園區里,6萬株蜜露、齊早等16個早熟品種櫻桃苗木綠意蔥蘢,不少已開始掛果。
“園區采用國際領先的立柱型樹體結構、智能防雨棚、水肥一體化系統三大核心技術,形成現代農業的‘智慧中樞’,通過物聯網環境監測、精準滴灌調控和有機栽培體系,實現節本增效、早產增收。”項目負責人鄭正平介紹,大櫻桃現代農業示范園兩年來投資已超過1000萬元,后期還將建設數字化管理系統,實時監控土壤墑情,每株櫻桃的營養配比都經過AI算法優化,讓櫻桃品質達到歐盟出口標準,每公斤售價可突破120元。
柴坪鎮大櫻桃現代農業示范園,作為鎮安縣“迎老鄉·話發展”重點簽約項目,在建設中得到政策全方位護航,縣政府創新“五個一”服務機制,落實用地指標170畝,協調專項貸款500萬元。園區通過“企業+合作社+農戶”模式,已培育新型職業農民30人,帶動80戶農戶戶均增收8000元。村民張小海將土地流轉給園區,成了一名新品種大櫻桃科管員。他高興地說:“現在既拿土地流轉金,又有務工工資,還能學技術當‘櫻桃管家’,日子就像這果園里紅彤彤的大櫻桃,越來越好過呀!”
依托塔云山4A級景區的輻射帶動作用,柴坪鎮正布局三產融合的“櫻桃+”戰略:向上游延伸組培育苗基地,向下游拓展冷鏈物流和櫻桃深加工,橫向聯合周邊村鎮打造萬畝櫻桃產業帶,嘗試創建“春賞花、夏采果、秋研學、冬養生”的全季運營模式。今年試運營期間,就帶動周邊農家樂收入增長50%。項目全面達產后,預計年接待能力達2萬人次,將形成集生產示范、科普教育、休閑度假于一體的農旅綜合體。
從傳統種植到智慧農業,從單一生產到三產融合,暢想兩年后一顆顆紅櫻桃掛滿枝頭,柴坪鎮鎮長徐鵬信心百倍地說:“我們計劃三年內建成陜南最大的大櫻桃集散地,讓‘鎮安櫻桃’區域品牌價值突破億元。”
隨著西康高鐵開通在即,旬陽桐木高鐵車站距柴坪鎮僅十幾公里。這個藏在秦嶺深處的現代農業示范園正蓄勢成為西安都市圈的“果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