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張珂宇)今年以來,鎮安縣持續深化生態環境領域“放管服”改革,多措并舉做好建設項目環評審批服務工作,著力營造“環評服務+營商發展”雙優環境,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提前介入,精準服務。在產業布局、資源開發、重大項目選址時引導建設單位確定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單元及生態環境準入要求,今年已為25家企業精準匹配了生態環境分區管控要求,提前規避了環境、投資風險。聚焦重點項目需求,建立重點項目環評管理臺賬和“一項目一專員”服務機制,在項目謀劃、立項、可研編制階段,提前介入指導,明確環評類別、審批級別。今年以來,通過微信、電話“云服務”指導備案登記項目81個,為20余個項目落實環評手續豁免管理。
線上審批,打捆辦理。依托“全國環境影響評價管理信息平臺”,落實全程網絡辦理,真正實現“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辦事人可網上隨時跟進辦理進度及結果。環境影響報告表類項目實現“即報即審即受理”,審批時限由法定工作日30日壓縮至法定工作日的80%以內。實行對同一區域、同一類型的多個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審批實行“一本報告報審、一個環評批復”的打捆審批模式。2025年以來,共審批環境影響報告表類項目11個。
強化監督,提升質量。嚴格環評文件日常考核管理,以項目技術評審會專家考核評分表為依據,針對評分連續3次85分以上的編制單位,享受審批提速的激勵,倒逼環評文件的質量。加強對環評編制單位的監督,落實環評編制機構及工程師資質和信用核查、環評專家技術評審會環評工程師到會匯報,防止掛靠行為。建立健全信息公開制度,嚴格落實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受理公示、擬批復公示、批復公告”,全面公開行政審批許可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