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賴光亮 辛寧俠)近年來,柞水縣堅持以黨建引領、制度創新、監督約束、文化浸潤為重點,以點帶面逐村(社區)推開,逐步構建成熟完善的清廉村(居)建設體系,促進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鄉村治理新格局。
柞水縣成立清廉村(居)創建工作領導小組,聯合縣委組織部制定《柞水縣清廉村(居)建設實施方案》,明確清廉村(居)建設內容、創建考評標準及管理辦法等,在制度機制、方式方法上先行先試,充分發揮黨組織的領導作用,把黨的全面領導貫穿清廉村(居)建設全過程。健全村(居)民議事會、紅白理事會、道德評議會,制定《村(居)議事協商基本規則》、議事協商流程圖、村議事協商事項指導目錄,規范“提、商、議、決”程序步驟,推動建立民事民提、民事民議、民事民辦、民事民評、民事民管的多層次協商機制。建立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自治事項清單,對40多項村(社區)證明事項開展清理,保留7項村(社區)證明事項,進一步減輕村(社區)負擔。結合實際制定村務公開事項目錄,統一公開內容、公開時間和公開程序,通過群眾微信群“曬賬單”、公示墻“晾賬單”等形式,落實黨務、政務、財務、服務公開。精準選取“農村低保、養老服務”等基層重點民生“小切口”開展督查問效。動員社會監督力量,及時回應村(居)民舉報和意見建議,確保小微權力運行有序。堅持合法合規、因地制宜的原則,全縣65個行政村、17個社區制定完善形成務實管用的村規民約、居民公約,將清廉思想、清廉規矩、廉潔文化等內容融入。其中,柔性規范村(居)民行為,積極倡導崇德向善、清正為人的淳樸民風,有效提升廉潔理念在村(居)治理中的認同感、歸屬感。積極開展“五好家庭”等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倡導喜事新辦、喪事簡辦、互幫互助新理念,以評促教、移風易俗,培養和弘揚良好的社會習俗,涵養良好家風、文明鄉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