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拓偉 黃菁)今年以來,柞水縣扭住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以制度機制建設為突破口,健全完善重點工作“領導包抓、定期晾曬、閉環鏈條、動態排查、預警研判、責任追究”6項制度,推動“三個年”活動走深走實。
領導包抓示范引領。制定出臺《縣級領導包抓重點工作制度》,建立縣級領導貫徹落實“四下基層”制度15條措施,“一對一”包抓基層黨建、安全生產、項目建設、生態環保、鞏固銜接、納規入統、信訪維穩等10項重點工作,34名縣級領導遍訪“五上”企業133戶,協調企業貸款3.98億元,帶隊外出招商16次,簽約項目20個7.9億元,爭取各類專項資金、債券8.9億元。
定期晾曬爭先進位。研究制定《重點工作“紅黃榜”季度晾曬制度》,聚焦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考核指標、木耳產業、項目建設、營商環境等9個方面重點工作,分領域配套晾曬評比辦法,依據工作實績對79個職能部門和9個鎮(街道)進行排名通報,一季度全縣生產總值、固定資產投資、建筑業總產值和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等10項重點經濟指標增速位居全市前列。
閉環鏈條保障落實。修訂完善《重點工作閉環責任落實制度》,全面推行“定項調度、定期排查、定點督導、定責整改”閉環責任鏈條,整合發揮督查、審計、考核專責監督和行業部門業務指導職能作用,全程跟進辦結年度重點建設項目手續254項,建成“彩虹路”56公里,年初啟動建設的牛背梁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和朱家灣世界最佳旅游鄉村基礎設施綜合提升項目創造了3個月交付的“柞水新速度”。
動態排查防范風險。制定印發《風險隱患動態排查化解制度》,開設領導干部輿情應對處置專題培訓班,明確全縣招商引資項目畝均投資、產值、稅收標準和“一項目一檔案”等管理辦法,開展秦嶺“五亂”問題整治和防汛備汛隱患排查“回頭看”,建成電動車充電設施42處550個點位,新納入重點監測對象51戶147人,消除風險6戶21人,信訪工作再獲省級先進縣稱號。
預警研判提升效能。建立《重點工作定期研判預警制度》,分解細化“軍令狀”和縣委全會、政府工作報告工作任務,縣委常委會會議、政府常務會議和四大班子聯席會面對面向縣級領導和鎮(街道)、部門“一把手”交辦重大項目推進、重點企業運行、“千萬工程”建設等工作54單,辦結率86%,杏坪、鳳凰鎮區建設成效顯著,環秦嶺自行車賽等賽事活動持續火熱。
責任追究培實作風。嚴格執行《倒逼重點工作落實責任追究制度》,明確10個方面問責情形和3個方面追究措施,在全縣大力弘揚“振奮精神誡怠、雷厲風行誡拖、求真務實誡虛、精細精道誡粗”優良作風,舉辦為期3天的縣委黨紀學習教育讀書班,分領域開展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集中整治,問責處理干部22人,柞水廉潔文化等4項工作經驗被《中國紀檢監察報》刊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