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月6日電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消息,兩年多來都在使用臨時校舍的新加坡科技設計大學,不僅在新的一年里迎來嶄新的校園,由成龍捐贈的四棟明清古建筑也成為新校舍的永久地標,古建筑的融入為這所毗鄰新加坡博覽中心的現代化校園,注入了中華傳統風情。
據悉,四棟古建筑包括一個戲臺、一個二重亭,以及兩棟浙江古厝。位于宿舍和學術大樓之間的戲臺與二重亭已完工,可分別供演出與休閑之用??拷鼘W生與教員宿舍的兩棟古厝被生態池塘環繞,將作為舉辦活動的場地,預計在新科大新校舍正式開幕前完工。
成龍是在2009年決定將他珍藏的四件古建筑捐贈給新科大。新科大在2011年接收古建筑后,開始策劃組裝與保修工作。古建筑的每個部件像積木般組裝起來,沒有使用任何釘子。若不包括屋瓦,古建筑有約4000個構件,包括梁架、柱子等。新科大希望古建筑能成為學生的“活教材”,讓學生更了解古人的建筑智慧。
顧問:古樓不能只供擺設
新科大建筑與可持續設計助理教授楊茳善昨天接受電訪時表示,古樓的組裝工程花了一年多時間,建筑不能只供擺設,也應有實用價值。而楊茳善也在古建筑重組工程中擔任了顧問一職。
他舉例說:“兩棟古厝會用來舉辦活動,因此將安裝冷氣,并為古厝加上玻璃墻。另外,在古厝的山墻‘開窗’(增添窗口),讓身處古厝里面的人,能欣賞外面池塘的景色。除了這些小改良,古建筑都保留了原有的面貌。池塘的植物還沒完全長成,相信到了開幕日,古厝周圍會呈現更美的景色?!?/p>
新科大市場推廣及傳訊高級總監鐘美蘭說:“除了體育場下個月完工,新校舍的設施大多已可運作。新科大教職員是在上月8日起,分批從杜佛通道的臨時校舍搬遷至新學校。多數大一學生自上月22日起,已搬進新校園的宿舍,宿舍可容納約1000名學生?!?/p>
為慶祝新科大搬遷,校方將在本月23日通過流動巴士等方式,到一些學校展示新科大學生的創新研究,借此培養學生對科技與設計的興趣。校方當晚也會在新校舍舉行由學生呈獻的音樂節,這項音樂節是學校的內部活動。
新科大三年級學生敖欽文(23歲)受訪時說:“我喜歡校園的開放式設計,食閣采用自然通風設計,符合可持續建筑的主題。新校園的預制實驗室也比臨時校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