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重慶11月12日電 (記者歐陽潔)海關總署12日出臺15條重點舉措,聚焦通關便利、支持開放、服務產業、降低成本四方面,支持打造內陸開放綜合樞紐,進一步推動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今年1—10月,全國經西部陸海新通道進出口總值1.15萬億元,同比增長8.8%。
在提升沿線通關便利化水平方面,支持西部陸海新通道擴大大宗資源類商品進口規模,助推西部地區戰略腹地建設;以智慧海關建設為抓手優化多式聯運海關監管模式,推動西部陸海新通道鐵海多式聯運更加高效便捷;支持數字陸海新通道建設,助力打造全通道綜合性服務平臺;深化中新(重慶)關際合作,推動西部地區與東盟國家經貿往來。在助力沿線降低物流成本方面,持續深化西部陸海新通道境內段運費扣減政策應用,進一步減輕企業運費稅負;積極配合相關部門,推動擴大陸路啟運港退稅政策適用范圍,將政策推廣應用至西部陸海新通道沿線節點城市等。
近年來,西部陸海新通道物流網絡越織越密,覆蓋港口越來越多,貨物品類也越來越豐富。目前,通道物流組織方式包括鐵海聯運、國際鐵路聯運和中越、中老、中緬三向跨境公路運輸,輻射125個國家和地區的542個港口,運輸貨物品類多達1160余種。以國際鐵路聯運為例,今年1—10月,海關監管中老班列6525列,同比增長36.5%;監管中越班列1700列,同比增長47%,跨境班列整體運行效率提升60%以上。
《 人民日報 》( 2024年11月13日 0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