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5月17日電 (焦磊)全球楚商超過26萬,是促進就業創業、推動湖北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
大規模推進楚商回鄉發布會現場。湖北省商務廳提供
5月17日,湖北省“抓創業促就業”系列行動之大規模推進楚商回鄉發布會在武漢舉行,會上發布《推進楚商回鄉工作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作為“抓創業促就業”系列行動之一,楚商回鄉行動依托鄉情紐帶,精準務實推動“產業回歸、資本回流、項目回投、總部回遷、人才回鄉”,更好盤活存量資源、增強微觀活力、重構經濟發展動力,為加快建成中部地區崛起的重要戰略支點提供有力支撐。
據悉,《方案》圍繞分級分類建立楚商數據庫、健全楚商溝通聯絡渠道、提升楚商對接平臺影響力、服務楚商回鄉項目落地見效、營造楚商回鄉濃厚氛圍5個方面共提出15條創新務實舉措,對楚商回鄉工作進行系統部署。
一是突出數據互通,助力高效對接。構筑楚商數據集成平臺,搭建楚商、楚才、校友、企業“四大核心數據庫”,全面摸排產業領域、投資意向、專業人才等信息,夯實底層數據支撐,打通數據流動壁壘,打造楚商數據“一張網”。
二是突出創新務實,強化精準招商。聚焦“51020”先進制造業集群,創新務實開展產業鏈條招商、產業集群招商和產業生態招商;大膽探索應用場景招商、要素儲備招商和以“高價值專利轉化、高層次人才引進”為核心、以“創投基金與孵化平臺”為手段的高端科創招商,促進各類資源要素在湖北加速集聚。
三是突出分級分類,凝聚工作合力。堅持統一領導與分級分類相結合,商務、教育、科技、經信、農業等相關部門加強分工協作、協同聯動,楚商所屬市、縣、鄉、村各級組織全面發動、分層對接,各類楚商商會、行業協會和駐外機構積極引導、搭建橋梁,共同凝聚起推進楚商回鄉工作的強大合力。
四是突出服務保障,優化營商環境。創新工作方法,挖掘特色場景,編制項目指南,精準對接楚商需求,讓項目“引得來”。打造線上線下服務平臺,為楚商回鄉落戶提供全流程、一站式服務,加強招引項目的要素供給和服務保障,讓楚商“留得住”。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依法落實各類支持政策,及時協調解決項目落地、發展過程中的困難問題,讓企業“發展好”。
五是突出鄉情感召,營造濃厚氛圍。充分利用春節、清明、端午、中秋等節日,以“楚商回鄉 共建支點”為主題舉辦專題活動,系牢鄉情紐帶。加強對優秀楚商先進事跡、典型項目以及商協會突出貢獻的宣傳報道,激發楚商建設家鄉熱情,引導楚商回鄉投資興業。
據了解,《方案》順應全球產業轉移演變規律,結合湖北實際,依托鄉情紐帶,通過健全完善楚商回鄉全流程對接服務體系,充分發揮楚商在促進創業就業方面的重要作用,推動形成“大中小微個”市場經營主體梯次培育、鋪天蓋地的良好局面,為湖北省加快建成中部地區崛起的重要戰略支點提供有力支撐。
發布會上,楚商代表現場發言表示,將積極響應號召,當好橋梁紐帶,帶動更多楚商回鄉創業。武漢市、黃岡市、仙桃市分別進行了楚商回鄉招商推介。89個重點楚商項目簽約,總簽約金額達1163.54億元。
據了解,今年以來,湖北省共組織以“楚商回鄉 共建支點”為主題的招商活動1200余場,走訪重點楚商超1萬人次,簽約億元以上項目3552個,其中開工項目1052個、總金額3868.8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