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構建統一開放的交通運輸市場
當前,我國交通領域在協同發展、綠色升級、市場準入、公平競爭等方面還存在一些難點堵點,需要從制度規則、設施聯通、服務標準、信息共享、市場監管等方面協同發力。
統一開放的交通運輸市場是有效銜接供需、促進國民經濟循環暢通的重要基礎,是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
我國高度重視交通互聯互通建設?!笆奈濉睍r期,交通運輸行業圍繞強網絡、優服務、補短板,加緊推進建設,“6軸7廊8通道”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主骨架建成率超過90%,交通運輸綜合能力、服務品質、運行效率大幅提升。2024年12月,中辦、國辦印發《關于加快建設統一開放的交通運輸市場的意見》,其核心是加快建設統一的交通運輸大市場,實現跨方式的交通融合、跨區域的統籌布局、跨領域的協同發展。
經過各方努力,我國交通聯通更加暢通,成本有效壓減,保障市場要素資源高效流通。鐵路、水路貨運周轉量分別比“十三五”時期末增加17.5%和33.6%,港口集裝箱鐵水聯運量年均增速約15%。2024年全社會物流成本節約超過4000億元,其中交通運輸成本降低約2800億元。
建設全國統一的交通大市場是一項系統工程。當前,我國交通領域在協同發展、綠色升級、市場準入、公平競爭等方面還存在一些難點堵點,需要從制度規則、設施聯通、服務標準、信息共享、市場監管等方面協同發力。
要推動交通運輸跨區域統籌布局,服務市場設施高標準聯通。進一步完善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主骨架,重點推進干線鐵路、高速公路、內河高等級航道、民用運輸機場、郵政快遞樞紐等戰略性、骨干性通道和樞紐建設。打通省際“斷頭路”、消除瓶頸路段和航道主要瓶頸,推進城市群都市圈交通一體化建設,破除區域間交通基礎設施瓶頸制約。
要推動交通運輸跨方式一體銜接,服務市場要素高效率流通。推動運輸結構調整,促進不同運輸方式之間的規則銜接和業務協同,大力發展以“一單制”為核心的多式聯運,加強港口、鐵路貨場、物流園區、機場等樞紐節點的集疏運體系建設,實現貨物運輸“無縫銜接”。健全一體銜接的流通規則和標準,破除物流全鏈條堵點卡點,促進交通物流與制造業深度融合,有效降低物流成本。
要推動交通運輸跨領域協同發展,服務市場消費高質量擴容。交通的核心在于聯通,不僅要打通空間聯通的渠道,更要與水、電、通信等其他領域相互協調,共同實現產業提升、生活改善。推動交通與旅游、電商、能源等領域深度融合,積極培育塑造自動駕駛、低空經濟、無人配送等新興消費場景,助力消費提質擴容增效。尤其是在廣大農村地區,要加大農村公路與鄉村產業、鄉村旅游、電商入村等領域的相互配合,補齊農村消費短板,提升農村發展動能。
要完善交通運輸市場制度規則,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嚴格落實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梳理并廢除各地區、各部門在交通領域設置的歧視性、隱蔽性市場準入限制,推動跨區域執法水平統一。同時,依法對網約車、網絡道路貨運等平臺經濟領域開展跨部門協同監管和服務,健全完善交通信用監管機制。實現交通要素在全國范圍內的自由流動、高效配置和循環暢通。
當前,數字技術、信息技術等在交通領域的運用越來越廣泛。推動交通領域統一開放,還需要進一步整合交通各領域的數據資源,在保障安全和隱私的前提下,依法有序開放交通基礎設施網絡、運行狀況、服務能力、政策法規等公共數據,提升交通運輸組織效率和用戶體驗水平。(齊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