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列滿載新疆棉紗的列車從阿克蘇駛出,幾天后就將準時抵達浙江工廠;搭載“浙江制造”的商品乘“浙新吉”專列橫跨近萬里,經新疆口岸奔赴中亞各國……這條橫貫東西的“鋼鐵絲路”,正成為浙江援疆推動區域經濟循環的強大引擎。
近日,“對口援疆 潮涌天山”主題采訪活動走進阿克蘇地區溫宿縣,了解當地浙阿跨境貿易通道建設以及阿克蘇口岸與商貿物流高質量發展現狀。
浙江省金華市援疆指揮部副指揮長施展介紹,“以往南疆貨物西出中亞,要么繞道北疆,要么依賴公路,成本高、時效慢。”2020年,金華交投深入新疆調研發現:金華與阿克蘇間大宗商品流通長期依賴公路,成本高、時效差、旺季運力短缺,企業飽受原料斷供之苦。
援疆班列和“浙新吉”專列運行示意圖。人民網記者 焦磊攝
面對兩地產業對接困境,金華交投組建專業團隊攻堅克難,按照“整合資源、打通堵點”的邏輯,實現雙線突破——向西,“浙新吉”專列從浙江始發,經阿克蘇分撥至南疆各大口岸,首次打通浙江經南疆直達中亞的貿易通道;向東,“援疆班列”作為南疆唯一常態化鐵路貨運專線,讓棉紗、石材直抵長三角。
“援疆班列與‘浙新吉’班列的雙向周對開后,為企業節約物流成本超25%,提升運輸時效約40%,有效改善棉紡企業的接單能力。”金華交投集團援疆班列負責人劉新華介紹。
據了解,浙江援疆構建“量價互保”市場化模式:貨量穩定可獲鐵路運價下浮,淡季由援疆資金適度補貼,旺季則通過公路運價調節,實現“鐵路時效+公路靈活”優勢互補。
截至2025年7月,“浙新吉”專列開行37列,貨重超2.1萬噸,貨值突破7.1億元,成為全國路線最長并穩定運行的“內外貿一體化”班列;援疆班列累計開行82列,總計發運11.5萬噸棉紗、棉布、花崗石材等新疆產品至長三角,貨值29.4億元。班列運輸總量占阿克蘇至浙江鐵路貨運總量的30%,占地區棉紗等產品鐵路運輸出疆量65%以上。南疆鐵路貨運時效提升40%,成本下降30%以上,以2024年為例,為企業節約物流成本超2800萬元。
“以前散運要14天,現在5天就能到紹興柯橋。”新疆新嘉泰紡織公司負責人表示,運輸時間大幅縮短、物流成本顯著降低后,企業外貿訂單增長35%,今年又追加30億元投資擴建智能化生產線。
客商浙蘇家紡負責人徐浩峰表示:“企業每月原料用量約3000噸,以往靠公路,成本高、波動大。接入援疆班列后,原料運輸成本可降低20%至25%。”
如今,當“浙新吉”專列載著義烏小商品穿越天山,“援疆班列”載著新疆棉紗馳向東海,這條援疆新路徑,正成為服務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建設的生動注腳。在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大棋局上,浙江與阿克蘇的雙向奔赴,正為向西開放戰略落下關鍵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