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巴馬總統和習近平主席之間有許多問題可以商談。歷史上最大雙邊貿易關系的未來,互利互惠的安全合作的潛力,朝鮮半島的未來,遏制網絡空間的爭端,聯合開發節能技術刺激經濟增長以及應對氣候變化,還有成百個其他話題應該放在早期的議程上。毫無疑問:承擔這種領導責任的總統和主席應給予應有的關注
最近以來,從中國聽到的噪音很少,尤其是在這個新興巨人經歷了10年一次的領導層更替、經濟下滑、公開審判了該國最有名的政治人物之一之后,這一點尤為引人注目。
鑒于中國最大的貿易伙伴歐盟和美國仍在奮力重新站穩腳跟;曾經充滿活力的大部分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長放緩;中國內部經濟及社會變革的步伐加快,人們不禁有這樣的疑問,難道這是中國風暴來臨之前的平靜?
然而,不要指望中國會出現暴風驟雨。現在的中國更加穩定,更加具有活力。中國政治領導人具有管理增長速度放緩、遏制可能引起的動蕩等的工具與資源。這是一個在非常短的時間內走完很長道路的國家,現在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其規模超過其他金磚國家(印度、俄羅斯、巴西和南非)經濟規模之和。
但即使經濟規模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中國依然是個相對貧窮的國家,未來存在許多根本問題,依然沒有答案。令人們最為擔心的倒不是中國當前的實力,而是中國未來的不確定。首先,中國存在人口老化問題。其次,中國國內的貧富差距。
最嚴重的國內考驗是當前中國經濟增長模式。由于中國已經喪失了國家引導、出口驅動型經濟作為基礎的一些優勢,中國將努力建立能夠擴大其實力的持久伙伴關系。
面對中國不確定的未來,華盛頓已經采取了聰明的態度,即將與中國領導人的直接接觸與一種套期保值策略結合起來,后者將深化美國與多個中國鄰國的政治、貿易、投資以及安全關系。
這就是亞洲“重新平衡”計劃的目標,該計劃明確承認美國承諾將在未來30年驅動全球經濟增長的地區發揮長期而全面的作用,但由于沒有制度性框架——沒有亞洲聯盟,沒有亞洲的北約——進行有效管理,這一計劃同樣面臨大量正在孕育的安全挑戰,尤其是東亞,這里是新興強國中國、充滿活力的發達國家韓國以及仍為工業世界領袖之一的日本。
重新平衡將繼續將很大一部分美國海軍設施轉移到亞洲,但這一戰略的核心部分就是完成泛太平洋伙伴關系(TTP),一個涉及十幾個太平洋沿岸國家的龐大的貿易協議。
至關重要的是,安培首相領導的日本新政府已經克服了日本傳統上對旨在開放敏感經濟部門的多國協議的阻力,開始商談參加TTP。美國與韓國的自由貿易協定已于去年生效。
美中兩國是世界最大的兩個經濟體、主要貿易國和最大污染國。美國是世界最大的債務國,而中國是最大的債權人。如果主要先進大國與主要新興大國之間沒有進行可能多的合作,就不可能實現全球經濟的重新平衡,不可能減緩氣候變化,也無法應對新出現的安全威脅并促進亞洲的和平與繁榮。
奧巴馬總統和習近平主席之間有許多問題可以商談。歷史上最大雙邊貿易關系的未來,互利互惠的安全合作的潛力,朝鮮半島的未來,遏制網絡空間的爭端,聯合開發節能技術刺激經濟增長以及應對氣候變化,還有成百個其他話題應該放在早期的議程上。毫無疑問:承擔這種領導責任的總統和主席應給予這個問題應有的關注。
列出美國與中國利益之間差異的方式并不困難。中國領導人不會以損害他們維持國內穩定的代價接受國際責任。他們將繼續維護中國發展,并不會有意幫助華盛頓實現收支平衡。他們不會接受對其人權政策以及他們對臺灣等問題態度的批評。
美國領導人將繼續敦促中國在協助管理影響美中兩國經濟的安全威脅方面承擔更多的責任,將繼續堅持要求中國保護知識產權,遵守貿易和投資規則,并努力解決可能失去控制的與鄰國領土爭端。
這些分歧的根源是顯而易見的,但分歧不能阻止兩國政府盡可能改善雙方關系。在一個領域無法取得進展并不應該減緩在另一個領域取得進展的進程。在今天的世界上,許多事情將取決于美國與中國在所有領域進行合作的意愿與能力——為了兩國的利益,也為了整個世界的利益。國際金融報 (作者伊恩·布萊莫 系紐約大學全球研究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