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點評
近日,媒體曝出河南濮陽面向市直單位公務員定向開發的商品住房只有市場價一半,有的地方建設的“公務員小區”賣出“白菜價”引起輿論關注。
點評:公眾的關注點在于開發商為何獨對公務員群體定向開發大幅度降價?政府公務員以遠低于市場均價的價格買到房屋后,會不會對開發商投桃報李,在隨后的其他項目上大開綠燈?掌握公權的政府公務員買房遠低于正常市場價,這是不是公權尋租、“定向肥私”?
在合法合規框架下,單位為員工謀取福利無可厚非,但這種福利若是基于公權在背后作為隱形支撐,則是一種對權力的濫用。事實上,公務員購定向開發的便宜房子并不是公權力變相變現的孤例。一些地方政府部門公車違犯道交法往往不交罰款、不扣分,有的銀行給員工的貸款利率低于市場,有的高校優先錄取本校教師子女……這些不擺上臺面卻真實存在的潛規則,明顯是公權以破壞市場秩序和社會公平為代價“定向肥私”,必須得管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