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松延/攝
中國互聯網與工業融合創新聯盟7月30日在北京成立,大唐集團、國電集團、伊利、海爾等工業企業,京東、騰訊、百度、阿里巴巴等互聯網企業共55家成為該聯盟首批成員。據悉,聯盟將匯聚來自工業和互聯網企業以及其他領域的創新力量,探索互聯網與工業融合創新的新模式、新機制,并推進試點示范與經驗交流。
與此同時,中國互聯網協會在其網站宣布,將與工信部信息中心、中國家電協會聯合發起成立“中國互聯網協會互聯網工業應用委員會”,通過社會化的機制,推動面向工業領域的互聯網應用創新。目前,已申請加入的成員單位涵蓋裝備制造、電子制造、家電、軟件等諸多行業領軍企業,以及通信互聯網行業巨頭。
2014這個火熱的夏季,互聯網與工業企業頻頻聯姻,將把彼此帶入兩化深度融合的全新發展境界。
兩化深度融合的標志:
產業互聯網出現
從去年8月開始,工業和信息化部啟動兩化深度融合八個專項行動計劃,互聯網與工業融合創新是其中之一。
今年以來,“互聯網+”開始深刻影響著包括工業在內的各個傳統行業。我國工業行業出現了產業互聯網化的新潮流。一大批工業企業開始有意識地運用互聯網思維改造自身的業務和商業模式。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楊學山表示,工業與互聯網融合創新,就是要把握工業和互聯網發展的大局,將工業轉型升級和新優勢的建立與信息技術的深度發展有機結合起來,打造企業核心競爭力、塑造國家綜合競爭力。
當前,我國電力行業處于互聯網與工業融合發展的初級階段,大部分的企業管理系統、生產系統、通信監控系統,功能還主要停留在數據采集、流程控制以及中短期的分析預測上面。盡管我國發電機組在國際上是領先的,發電效率也是非常高的,但用電模式卻主要依托調度。下一步推進互聯網與工業融合創新,要實現用戶為核心,智能控制電力全環節。企業需要多少電,個人需要多少電,通過互聯網把準確的用電需求傳遞給發電企業。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科技發展服務中心主任郝繼紅表示,我國電力行業正在考慮搭建智能發電、智能供電、智能用電等云平臺。有了這樣的互聯網平臺,發電廠要發多少電,完全可以依靠需求來定制,而不靠調度來分配。各類發電企業,可以根據發電綜合效率、效益等進行發電方式相互補充和平衡。
電動車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一大熱點。盡管上市有年,但普及緩慢。對于用戶來講,還存有很多顧慮。比如充電不方便、電池成本比較高、使用安全性等等。
通過搭建互聯網應用的平臺,將極大地解決電動車用戶的顧慮和使用過程中的一些缺陷。普天新能源建設并運營了全國首張新能源汽車充電網絡,覆蓋深圳、合肥、廣州、上海、鹽城等城市,已服務3141輛新能源汽車,累計充電時長63萬小時,充電次數將近60萬次。
普天新能源的專家吳智強表示,依托互聯網與工業融合創新,該公司打造了車網一體的智能管理平臺,以真正構建起更人性化的新能源汽車服務體系,提高公眾對產品的接受度。
針對新能源汽車續航里程短、充電時間長等不足,普天新能源用網絡實現綜合管理調度,優化改善電動汽車的充電時間,弱化消費者焦慮。針對新能源汽車的集團用戶,提高整個網點服務效率。
一是在車輛充電的時候實現信息交互,監控充電過程,提高充電安全性。二是讓用戶及時了解車輛充電的狀態,便于廠商跟進維護維修。三是提供充電引導和出行規劃。通過智能管理平臺,將所有的充電網點連接起來,讓用戶很便捷地搜索到充電網點、預約充電位、優化充電策略等等。與此同時,普天搭建的車網一體的智能信息管理平臺,能夠采集車輛運行參數并反過來提供給車輛企業,為其改進產品設計提供數據支撐。
專家指出,與過去企業層面互聯網應用不同,當前互聯網與工業融合創新的一大領域是產業層。也就是說一套平臺,多個企業受益。為此,擁有1400多個會員單位的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已經開始大力推動電力行業層的兩化融合,編制了自身的兩化融合評估體系,也評出了試點示范企業,并致力于相關標準的制定。這一努力將極大地推動在行業層面的互聯網應用創新。
互聯網與工業融合創新具有很強的挑戰性和開創性,現在主要面臨的問題是互聯網企業、工業企業對互聯網的認識存在一定落差。工業和信息化部產業信息化處處長王建偉認為,互聯網與工業的融合創新最重要的就是把互聯網的商業模式移植到工業企業里去。他透露,通過研討分析有關新趨勢、新成果,有關部門正在推動互聯網與工業融合創新的頂層設計和前期規劃,包括出臺相關政策措施,法律法規與標準。通過相關試點,工信部將適時提出互聯網與工業融合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研究建立跨部門和跨行業的協調管理,地方也可以制定差異化的政策。
面向工業的互聯網創新
開辟新業態新市場
伊利集團是亞洲第一位、世界排名居前十位的乳制品公司,在大數據產品、透明產業鏈建設等領域,做出了很多創新舉措。伊利集團品牌管理部總經理李丹表示,過去傳統企業不擁抱互聯網就是等死,主動擁抱互聯網就是找死。今天,互聯網對傳統企業而言已經不是等死或是找死的選擇,而是必須生存于其中的環境與方式。伊利在探索互聯網與工業融合創新的過程中,高度關注消費者數據。因為以企業目前的信息化程度還不足以把所有的消費者數據一手掌握。今天的消費者尤其是10后,對世界的感知、自娛自樂以及與世界聯系的需求,與前幾代人發生了本質的變化。對于消費品制造企業而言,做營銷、做廣告越來越難,與新一代消費者的溝通是當前最大的挑戰。
也有企業認為,互聯網在改變這個世界,但衣食住行仍然是人類最基本的需求。傳統企業除了要勇敢地擁抱互聯網之外,還要善于發現什么是將互聯網引入企業真正好的步驟,最好把互聯網當成新工具開啟新篇章,不一定對自己是全盤的變革,可以在自己的長處方面利用互聯網做到極致。
九陽是做豆漿機起家的廚房電器生產商,去年銷售額達50多億元。九陽是較早注意到電商發展方向的制造企業,早在2009年就開始默默耕耘電商,從2010年開始與淘寶合作。由于有了軟件系統支撐,加上61家合作電商提供了消費者大數據采集、互動平臺,九陽成為我國利用消費者行為大數據分析平臺實現創新突破的典型企業。
九陽股份副總裁韓潤稱,未來九陽還是要做廚房家電,但希望能夠建立適合中國人的智能化、數字化廚房。冰箱、空調這類大家電的智能化日趨成熟了,而小家電的智能化才剛剛起步,九陽希望在數字化廚房領域推動智能小家電的標準統一,擴大這一市場。
我國互聯網企業已經注意到,與工業融合是其市場拓展新的突破點。去年來,京東加快了與制造業融合創新步伐,與手機生產廠商聯合推出京東手機,從網上客戶那里了解到什么樣的手機最受歡迎,然后反饋給廠商生產,一周賣出了200萬部手機。此外,京東把消費者家里所有的電器集成到一個APP上,可以控制不同品牌的空調、冰箱,甚至電源插座。今后,京東還將陸續推出智能家居、智能健康、智能車載等一系列的智能硬件。
華為企業業務中國區總工程師胡善勇認為,早期的工業革命使財富從沿著河流分布,變為沿著鐵路、沿著公路分布,現在是沿著互聯網分布。不在互聯網占領一席之地,財富不會光顧工業企業。
互聯網時代,所有產品都是一個信息入口的載體,在產品全生命周期內,都在與消費者發生互動。未來的產品都是基于互聯網的“大產品”:1+N+X,一個硬件加一個軟件加上一個云數據中心。在俄羅斯,已經出現了告訴你哪里能打到獵物的攝像機,你想打什么獵物,在什么時間點,在什么地方最容易打到這個獵物,都可以通過1+N+X來為你服務。
這樣的“大產品”需要很多技術環節的高度互聯網化,需求的感知,成本的大數據分析,倒逼著網絡連接的演進,倒逼著產品的改造,實現互聯網與工業深度融合。
在胡善勇看來,目前,我國網絡連接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6億多網民占我國人口不到一半,連接場景也受限,人均帶寬不足全球平均水平的一半。連接對象不豐富,人與物、物與物的連接才剛剛起步。
在全連接時代,在新的模式下,傳統制造業將通過對物體更精確的定位、對用戶更準確的掌控,以及更便捷的支付等開辟出全新的消費需求。其中最主要的是信息消費類需求。
京東成立10年間,銷售額從1000多萬達到1255億,10年間增長了1萬倍,最主要的原因是來自于互聯網等技術的創新,這已經成為鼓舞我國工業企業深入開展互聯網應用創新,擴大實物消費與信息消費的風向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