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上半年青島市千億級產業鏈呈現“六快三穩一降”的運行態勢,完成產值5915.9億元。其中,軌道交通裝備、電子信息、家電、機械裝備、汽車、船舶海工六條產業鏈保持較快增長,同比增長超過11%。
8月12日,青島市經濟信息化委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家電、石化、服裝、食品、機械裝備、橡膠、汽車、軌道交通裝備、船舶海工、電子信息等10條千億級產業鏈2014年上半年的進展情況。青島市政府力求做強做大千億級產業鏈,突出高端、新興和藍色產業,努力提高千億級產業鏈及產業體系核心競爭力。上半年千億級產業鏈規模以上工業完成產值5915.9億元,占全市工業產值的比重達到75%;千億級產業鏈凈增產值509.8億元,拉動規模以上工業增長7.1個百分點,對全市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到76.6%,為實現全市經濟平穩增長、優化產業結構發揮了重要作用。
上半年,千億級產業鏈呈現“六快三穩一降”的運行態勢:軌道交通裝備、電子信息、家電、機械裝備、汽車(400.9億元、增長12.4%)、船舶海工6條產業鏈保持較快增長,同比增長超過11%。南車四方股份、海信、海爾、樂金浪潮等龍頭企業具有較強競爭優勢,產值實現較快增長。機械、汽車、船舶產業鏈總體處于轉型攻堅期,企業面對市場不景氣、競爭激烈,通過以價換量、爭取訂單,生產增長雖然較快,但利潤增速明顯走低;食品、服裝、橡膠3條產業鏈增長平穩,服裝產業鏈轉型效果較好,利潤增長較快。食品行業盡管生產保持增長,但由于附加值低,難以抵消生產成本過快上漲,利潤呈下降態勢。橡膠產業鏈受國內產能過剩影響,生產、利潤增長放緩;石化產業鏈受國內產能過剩、企業搬遷停產和管線安全改造等因素影響,生產出現下降。
當前,宏觀經濟放緩的壓力依然存在,企業去產能、去庫存與項目擴能、市場開拓的壓力并存,產業鏈重點項目受土地、勞動力成本、融資難等要素制約,會影響建設進度,進而影響產業鏈的平穩健康發展。為此,加快項目建設、加快產業集聚、加快轉型發展、加快政策落實成為下一步青島市政府重點工作。全年重點推進的100個產業鏈關鍵項目(計劃投資1110億元,約占10條千億級產業鏈項目總投資的70%)中,力爭30個竣工投產。加快推進千萬平米軟件產業園建設,推動軟件企業向“東園西谷北城”集聚。深化產業鏈定向招商,爭取北汽新能源汽車、衛星導航等重點項目盡快落地開工,持續擴大工業增量。推進工業企業和大項目向集聚區集聚,打造一批產業特色鮮明的產業集聚區。深入推進中小企業“百千萬”成長工程,引導和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特色產業,提高協作配套水平。拓展大企業直通車服務范圍,完善中小企業云平臺服務功能,推行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多渠道幫助中小微企業解決融資需求,防范企業資金鏈斷裂風險。加快相關政策宣傳、落實和兌現,對“小升規”“增長好”的企業給予獎勵,對企業技改貸款給予貼息補助,用足用好研發費加計扣除等優惠政策,引導企業增強投資信心,加大創新投入,提升品種質量,升級技術裝備,擴大經營規模,持續拉動存量增長。
年內,青島市政府將重點推進計劃總投資1550億元的388個產業鏈項目。其中,投資54億元的陽煤集團10萬噸/年非光氣法聚碳酸酯、投資45億元的雙星集團綠色輪胎無人化生產示范基地、投資21億元的特銳德工業園等60個產業鏈關鍵項目由前期轉為開工建設,累計完成投資36.8億元。汽車產業鏈定向招商實現歷史性突破,一汽大眾華東生產基地項目取得實質進展,一期投資110億元,2017年投入生產,主要生產大眾中高端家庭轎車和SUV車型,年產可達30萬輛。此外,市政府加快引進清潔能源客車、北斗導航、神州數碼等一批新興產業項目,以形成新的支撐工業發展的后續力量。
□ 李金美 本報記者 朱文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