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推進消費擴大和升級,促進經濟提質增效,推動發展向中高端水平邁進,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會議指出,消費是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是我國發展的巨大潛力所在,由此可見我國的政策導向正在從一邊倒的刺激投資逐步向消費傾斜。國務院進一步確定了今后將重點推進的六大消費領域,住房、養老、旅游、教育、綠色節能、移動互聯網等領域均榜上有名。
四季度政策轉向投資消費雙推動
將“微刺激”定義為今年我國穩增長的關鍵詞之一一點都不為過。今年以來,面對經濟增長下行壓力,國務院先后出臺了鼓勵民資基建投資、擴大鐵路投資、加強棚戶區改造等多項穩增長、微刺激手段措施。但不可否認,此前甚至即將結束的10月我國刺激政策仍然主要專注于投資領域。公開資料顯示,即使進入四季度,國家發改委仍高調宣布,2014年中央預算內投資安排的是4576億元,比去年增加了200億元。
業內表示,從日前國家統計局公布的三季度經濟運行情況來看,我國仍顯示出未來政府的穩增長政策需要繼續加碼的態勢。數據顯示,中國三季度GDP同比增長7.3%,雖略高于預期,但仍有所放緩,甚至創下了2009年一季度以來新低。當時數據一經公布,業內就有聲音認為,隨著三季度經濟增速再次進入下行通道,微刺激或將從投資開始向消費領域推進。
實際上,家電下鄉和節能補貼政策出臺后,消費推動政策似乎一度悄然淡出了人們的視野,全國范圍內有具體配套措施的消費刺激政策少之又少。會議明確,消費是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在穩增長的動力中,消費需求規模最大、和民生關系最直接。要瞄準群眾多樣化需求,改革創新,調動市場力量增加有效供給,促進消費擴大和升級,帶動新產業、新業態發展,推動發展向中高端水平邁進,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
重點推進六大消費領域
具體而言,會議確定了我國今后將重點推進的六大消費領域,其中包括近年來成為新熱點的綠色消費、養老健康家政消費,以及一直在居民消費中占有重要位置的住房消費等。
隨著環境污染形勢越發嚴峻,綠色消費一躍成為很多居民的重點消費領域之一。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表示,近年來我國一直在大力推廣綠色消費,從節能家電到新能源汽車,利好政策不斷,一方面,由于綠色消費對于改善環境、減少污染有著明顯作用;另一方面,我國在這個領域剛剛起步,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可以挖掘。
本次會議要求我國穩定住房消費,加強保障房建設,放寬提取公積金支付房租條件。短短一句話,引發了業內頗多猜測,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楊紅旭認為,住房消費對于中央擴內需勢必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當前對于經濟的拉動主要表現為投資建設需求。
對于放開公積金支付房租條件,鏈家地產市場部分析人員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公積金用于租房的利用率此前一直較低,主要就卡在提取公積金需繳納審核材料的繁雜、5%繳稅比例等方面上,今后,這部分工作或將成為放寬的重點。
“不可否認,我國養老需求是大量且長期的,但目前大部分養老消費需求仍然難以被滿足。” 中國社科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副研究員單菁菁表示,從會議內容不難看出,今后以微利形式存在的民營養老機構將得到政府讓渡的更多利益,雖然老年人口大多數難以支付高昂的養老費用,但很多人都是具有一定消費能力的,這部分固定、長期的消費得到保障后,將形成非常巨大的消費規模,對經濟的推動作用也是相當強大的。
消費“引擎”擴大升級提速
蘭格鋼鐵經濟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師陳克新表示,今年以來我國出臺的擴大鐵路投資、加強棚戶區改造等微刺激手段主要集中在投資方面,雖然此前也表態過要擴大消費,但是一直沒有實質進展,這次在六大領域擴大消費,是在促消費方面終于邁出了實質性進展。
商務部研究院消費經濟研究部副主任趙萍也認為,投資刺激的是中期需求,而消費刺激的則是最終需求,如果只刺激中期需求,而最終需求沒有得到好的改善,最后還是會導致產能過剩,因此出臺擴內需、促消費成效機制非常必要。
專家認為,從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來看,投資其實一直發揮著重要作用,出口不受我國所左右,擴大消費也在情理之中。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咨詢研究部副部長王軍指出,此前李克強總理表示不會出臺短期的強刺激政策,這就意味著以前采取家電補貼、汽車補貼等短期手段不是擴內需的主要方式。
北京商報記者 王曄君 蔣夢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