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綜合報道】香港和上海股票互通買賣的“滬港通”今天正式啟動。外媒認為,滬港通將為那些希望押注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上市企業的投資者,開辟一個新入口。由于在模擬上市測試中,僅半小時額度就全部用完,市場對此反響極為熱烈。
“滬港通”開通前,內地與香港做了大量準備。中國財政部等3部門14日聯合發布一系列稅收優惠政策,自2014年11月17日起至2017年11月16日,中國內地個人投資者通過“滬港通”投資香港聯交所上市股票獲得的轉讓差價所得,3年內暫免征收個人所得稅。而香港方面早前也宣布,將取消當地居民每日人民幣兌換上限。
外資對于“滬港通”十分期待,認為通過這一途徑國際投資者可以真正涉足中國股市。香港港交所總裁李小加早前指出,“滬港通 ”將令22萬億美元的銀行資產流向資本市場,當中估計有7萬億至8萬億美元會流入A股市場,帶動A股在未來5至10年大幅向上。
中國海航集團控股的香港航空,計劃在明年初成為首家在香港以雙幣種上市募資的企業,預計募資規模5億美元。而香港各大證券公司最近也紛紛推出優惠措施,吸引客戶開設股票戶口。香港證券行耀才證券行政總裁陳啟峰16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為吸引內地投資者來港開戶,公司向每位來港開戶的內地人資助高達1萬港元交通費,并提供買賣港股首6個月免傭金等優惠。
兩地投資者如何投資“滬港通”?據《環球時報》記者了解,“滬港通”推出后,內地股民將可以通過上海交易所買賣266只香港H股,即“港股通”,但賬戶最少要有50萬元人民幣;港人則可以買568只上海A股,即“滬股通”。另外,“滬港通”設有上限,初期總額度為5500億元人民幣:香港人買A股,每日最多130億元人民幣,總額度3000億元;而“港股通”總額為2500億元人民幣,每日上限105億元。此外,由于港、滬股票買賣規矩完全不同,兩地投資者出手之前必須注意一些問題,例如港股可以當天買當天賣,而內地買入股票后第二天才能賣出;內地股票漲跌幅度是有限制的,有“漲停板”制度,港股則沒有,等等。
不過,雙方投資者中也有不少持謹慎態度。美國《華爾街日報》稱,香港投資者表示,直到現在他們對內地公司仍不熟悉,仍然無法了解這些公司。另外,內地企業形象(包括缺乏透明度和公司治理薄弱等問題)也是香港投資者不愿輕易涉足的第二個原因。而內地人對香港股市也表示擔憂,相比較而言,香港的機構投資者群體比較復雜,而中國內地市場則是以普通散戶為主,因此想要在香港市場掙錢更加不容易。
有投資者希望“滬港通”為長期低迷的A股注入強心劑,對此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宏觀部主任賈晉京16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內地股市經歷漫長的熊市,而“滬港通”的開通無疑會帶給內地股市一些積極有利的因素。但這種利好和提升也是短暫的,想用“滬港通”扭轉A股不太可能。
更多人對“滬港通”的未來充滿信心。英國廣播公司BBC16日援引分析人士的話稱,如果“滬港通”成功,將成為具有世界第三大股票市場的潛力。《華爾街日報》評論稱,北京將利用香港的國際投資者交易中心這一角色,幫助香港鞏固作為離岸市場平臺的地位。該報援引分析人士的話稱,“滬港通”將讓上海和香港市場更加緊密地聯系在一起,而不是兩極化和對立化。【環球時報駐香港特約記者 張 利 記者 杜天琦 王一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