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急救中心昨舉行120急救宣傳日活動
昨日是我國“120急救宣傳日”,當日下午深圳市衛計委市急救中心在中心書城北廣場舉行以“120 市民生命第一支持線”為主題的大型公益宣傳活動,記者從現場獲悉,深圳去年“120”受理電話86萬余人次,搶救病人12萬余人。針對目前急救網絡救護車仍存在缺口的現狀,為了彌補“急救盲點”,未來2~3年內深圳將增設7個急救中心直屬站點。
去年“120”派車16萬余次
“120”被稱為生命的“綠色通道”,連著需緊急救助病人和醫護人員,在危急關頭挽回寶貴的生命。據介紹,去年深圳“120”受理電話86萬余人次,接警62萬余人次,派車16萬余人次,搶救病人12萬余人;為大型事故調度出車1500多次、搶救病人4000多人;為深圳國際馬拉松、深圳大鵬馬拉松等10余宗重大活動提供急救醫療保障;完成市民急救知識普及培訓3605人次,完成醫療專業人員培訓1503人。
在昨日的活動現場,不少市民領取了急救知識手冊,并觀看急救中心工作人員的急救演示。現場急救中心的工作人員在搭建的舞臺場所上,現場模擬一氧化碳中毒和氣管異物,介紹日常自救互救和學會撥打120的常識。市民劉小姐表示:“我們都知道得急癥時要撥打120,但真不知道撥打120還有不少講究。”
同時在舞臺另外一側的救護車觀摩區,市民可以現場參觀救護車設備。記者從現場了解到,去年,深圳“120”調度系統救護車網絡子系統建成并上線運行,具備車載終端與“120”調度中心自動實時數據交換及急救現場多媒體信息采集等功能,實現了“120”對院前急救救護車和出診人員的智能化管理。同時,“120”可通過語音通信、單呼、群呼等3G對講或發送短消息發送調度指令和通知公告,對救護車進行實時定位、運行軌跡監控。
救護車數量仍存較大缺口
來自深圳急救中心的數據顯示,深圳120網絡可調度的救護車數量仍然存在比較大的缺口。深圳市急救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依照國家衛計委規定,在全市按每5萬人口1輛救護車、網絡醫院按每24小時5次出診配備1輛救護車的標準,目前已經形成了深圳市急救網絡救護車配置項目建議書,逐步為全市急救網絡配置足量的監護型救護車。
從去年4月起,南山區用于執行急救任務的救護車僅4輛。這名負責人在昨日的宣傳活動會場介紹,從上個月初起,急救中心和港大深圳醫院急救站開始試運行,并將從今年起逐步實施24小時運轉,承擔起僑城東、沙河片區緊急醫療救援等任務。
他表示,為了進一步彌補“急救盲點”,未來的2~3年,深圳將參照香港大學深圳醫院院前急救站共建模式,增設市急救中心直屬站點達到7個,以達到衛生部規定的一個急救站服務半徑約達到3~5公里的標準。這名負責人表示,逐步擴大直屬急救站比例,有助于隨時應對市內各類突發事件及大型活動的醫療保障。 (記者鮑文娟 通訊員喻萍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