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夏剛的葡萄還剩下不到5斤。
皮膚黝黑,逢人一臉笑意,“阿姨,看看葡萄,甜得很喲!你嘗一個嘛。”過往行人,不論男女老少,他都熱情打著招呼。19歲的他,洗過車、進過廠、發過傳單,現在又賣起了葡萄。
“我覺得年輕啥子都可以嘗試,賺點生活費也是好的。”夏剛說,他馬上要上大學,要花父母很多錢。填完志愿后,他就借來一雙籮筐、扁擔做起了小本生意,不僅賺錢,還學會與人打交道。
現在已有回頭客光顧
昨日上午9時許,夏剛蹲在他的籮筐前,筐里還剩下不到5斤葡萄,“姐,買葡萄,巨峰葡萄,便宜賣了。”夏剛說,最后一點最不好賣,一般都要虧本處理。
大約半個小時,一斤、兩斤、最后一個兩斤,他堅持賣完所有的葡萄再回家。“我只買了40斤,天氣熱了,買多了不好賣。”
夏剛說他最多一天賣過80多斤葡萄,每天早上5點起床,吃過早飯就到家附近的批發市場買葡萄。桃子、本地葡萄、巨峰葡萄他都賣過。“本地葡萄便宜,但很多人喜歡巨峰葡萄。”
裝滿籮筐,坐上公交,到專門的市場上開始了叫賣,“老師,看看葡萄嘛。”“妹妹,來嘗嘗葡萄,好吃喲。”
昨天37℃的高溫下,夏剛用將近4個小時,賣完40斤葡萄,才挑著他的籮筐等公交回家,“今天只賺了幾十塊錢。”夏剛說,賣得多,賺得就多,最多一天能賺100多。
“現在,有人專門來我這里買葡萄了。”夏剛很興奮,他本月初開始賣葡萄,籮筐是找阿姨借的,每天固定在一個地方,有些顧客覺得他的東西不貴,質量也不錯,專門找他買葡萄。
學到與人打交道技巧
記者遇到夏剛時,是在公交車上,夏剛提著籮筐上車。一番交流后,才得知,他今年高中畢業,以511分報考了西南交通大學,已經查詢到錄取軌跡,通知書就快下來。
“其實,我平時能考540以上。”夏剛說,數學從來都是120以上,高考卻只考了80多分。
夏剛說他是璧山人,從小在璧山長大,父母在永工作,高三才轉到永中讀書,想到大學四年的花費,他有些著急,“要花好多錢喲,在家閑著也是閑著,當是掙點零花錢。”
“其實,我一邊賺錢,一邊花,沒存多少。”夏剛說,二十幾天下來,只存下幾百元,天氣越來越熱,父母也不放心。
夏剛介紹,媽媽在永川做小生意,爸爸在工地上做事,老家還有年邁的奶奶。“她種了好多玉米,等幾天我要回去幫她收。”夏剛說,70多歲的奶奶閑不下來,不論兒孫怎么勸阻。
上午賣完葡萄,下午在家看小說,夏剛說他喜歡看科幻小說,還有幽默系列的。“我打算在大學看看錢鐘書的小說。”夏剛說,文學是他的弱項,打算在大學空余時間補補。
賣葡萄前幾天,他還會生氣,“有些顧客不買,還危言聳聽,把其他顧客嚇走了,讓我生意做不成。”夏剛說,這些天,他學到不少與人打交道的技巧,也明白生意不好做,他相信這是他人生中的一份寶貴的經歷,“年輕,就是可以多嘗試。”(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