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期,網絡關于“延安大學基建處長吳金衛參與房地產開發”的帖子經多家網站、論壇迅速傳播,在當地引起了不小的“波動”。有關部門經過調查核實,向社會公布調查結果。
延安大學:開發項目與我校無關
今年5月6日,延安大學收到實名舉報 “關于金裕房地產公司有關問題”的舉報信,學校領導高度重視,立即責成校紀委成立調查組展開調查。5月29日,向社會公布了調查結果和處理決定。經調查核實,吳金衛曾經是金裕房地產公司股東之一,參與經營活動。后吳金衛變更股權,退出金裕公司;沒有發現金裕公司在延安大學有基本建設項目,也沒有發現吳金衛存在既當甲方、又當乙方的問題;舉報中涉及的園苑小區開發項目土地的獲得與延安大學沒有關系,小區的規劃建設項目審批也與延安大學沒有關聯。按照有關規定,校黨委給予吳金衛黨內嚴重警告、降職等處分。
吳金衛:舉報內容與事實有出入
我是延安大學一名老師,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課程與教學論導師,2006年兼任規劃處副處長,2012年9月任處長,從沒有在基建處工作過,更沒有擔任基建處處長一職,我的身份是教師,更未利用職務之便為他人和自己謀取私利(有組織調查的結論);延安金裕房地產成立于2006年,成立之初,我的確曾參與,2010年3月退出。延安金裕房地產開發公司從成立至今和延安大學沒有任何合作項目(有組織調查的結論);舉報人利用不正常手段,盜取他人信息,只言片語,并到處散發有損于我和他人名譽的不實信息;舉報人并非是楊家灣村民,由于舉報人與我個人存在過節,積怨較深,就利用網絡和舉報材料對我進行威脅。舉報人的行為已經嚴重侵害和影響了我個人和他人的名譽和生活,我將依法向有關部門反映,并通過法律渠道維護自身權益。
金裕房地產公司:合作有爭議,已申請仲裁
公司總經理杜修義介紹說,2010年3月,吳金衛退出公司并變更了股權。延安市房產辦園苑經濟適用房小區是延安市政府2011年批復,委托延安金裕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實施的經濟適用房小區,該項目審批手續齊全,土地界限分明,項目和延安大學沒有任何關系,現已接近尾聲。項目中修建了一棟小區附屬用房(十四號樓),由于土地是國有的,并劃撥于項目中,在修建過程中出現了糾紛,吳金衛受人委托,作為中間人調解我們公司和舉報人等人合作(舉報人當時購買村民三間房的宅基地,由于不符合規定,才托人與我公司合作,有合作協議為證),簽訂合作協議,共同出資修建,但對方既不出資,也不投入。該樓建好后,舉報人索要巨額補償,否則,就要在網上舉報,但由于雙方分歧較大,未能達成一致意見,我公司已向延安市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律師高俊杰:輿論導向應客觀公正,消除社會不良影響
7月12日,延安市城鄉建設規劃局曹局長委托高俊杰、曹林宜律師向刊發不實消息的網站寄發了律師函。高俊杰在律師函中明確指出,舉報人憑空捏造的內容對我方委托人的名譽造成嚴重損害。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有關規定依法采取維權措施。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
僅憑一封舉報信引發了經濟糾紛、民事關系、單位及個人名譽維權漩渦,有關單位和當事人呼吁,希望有關部門、新聞媒體介入澄清,網絡是公眾平臺,網絡在反腐上屢建奇功,但當反腐進入新階段,網絡舉報平臺日益完善,及時對網絡舉報信息、輿情動態作出反應,還公眾一個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