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一支強大的軍隊,不僅在于戰時舞劍衛疆,也在于和平時期的自我超越。在朝著強軍目標奮進的偉大征程中,看軍隊一年來這些大事,我們必對未來國家安全信心百倍!
大招一:“脖子以上”改革
時間:2015年12月—2016年2月
簡介:2015年12月31日,陸軍領導機構、火箭軍、戰略支援部隊成立大會舉行;2016年1月,軍委機關由4個總部改為15個職能部門;2016年2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區成立大會舉行,將7大軍區調整劃設為5大戰區,完成海軍、空軍、火箭軍、武警部隊機關整編工作。
軍事專家張軍社點評:沿襲多年的大陸軍體制、大軍區體制、總部體制退出歷史舞臺,構建起“軍委管總、戰區主戰、軍種主建”新的領導指揮體制,是新中國成立以來軍隊領導指揮體制變動最大的一次,是全面實施改革強軍戰略的標志性成果,對確保我軍能打仗、打勝仗,有效維護國家安全,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大招二:軍隊和武警部隊全面停止有償服務
時間:3月
簡介:應中央軍委要求,軍隊和武警部隊全面停止有償服務工作正式啟動,計劃用3年左右時間,分步驟停止軍隊和武警部隊一切有償服務活動。
軍事專家張軍社點評:軍隊和武警部隊全面停止開展對外有償服務活動,是黨中央、中央軍委和習主席作出的重大決策,有利于純潔部隊的風氣,保持人民軍隊的性質和本色,聚焦核心軍事能力建設。
大招三:運-20大型運輸機列裝
時間:7月6日
簡介:我國自主研發的首款大型運輸機——運-20正式在空軍航空兵部隊列裝。運-20可在復雜氣象條件下執行長距離航空運輸任務,也可用于發展預警機等衍生機型。
軍事專家張軍社點評:運-20大型運輸機列裝,標志著中國大飛機設計制造能力取得突破性進展,對推進中國經濟和國防現代化建設,應對搶險救災、人道主義救援等緊急情況,提高中國軍隊戰略投送能力和履行使命任務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大招四:陸軍舉行“跨越-2016·朱日和”系列實兵對抗演習
時間:7月至9月
簡介:來自5個戰區陸軍的5支陸軍合成旅先后到朱日和基地,與我軍首支陸軍專業化模擬藍軍部隊展開實兵對抗。此次演習是陸軍領導機構成立后組織的重大演訓活動,也是2016年度解放軍跨區實兵檢驗性對抗演習。
軍事專家張軍社點評:今年系列演習的規模、強度和難度再創新高,更加注重和突出實戰化。從演習的編組、內容、流程到條件,均較以往有重大突破,是我陸軍部隊推進實戰化訓練向縱深發展的一次有益嘗試,有助于立起“主建為打仗、主業抓訓練”的鮮明導向,加速重塑陸軍訓練體系,增強部隊全域作戰能力。
大招五:郭伯雄被判刑,剝奪上將軍銜
時間:7月25日
簡介:軍事法院依法對中央軍委原副主席郭伯雄受賄案進行了一審宣判,認定郭伯雄犯受賄罪,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追繳的贓款贓物上繳國庫,剝奪上將軍銜。
另,5月,中央軍委共向軍委機關部門和各戰區派駐10個紀檢組,這是中國軍隊歷史上首次實行派駐監督。
軍事專家張軍社點評:郭伯雄案件的判決再次表明,軍中絕不允許有腐敗分子藏身之地,黨紀國法面前沒有例外。向軍委機關部門和戰區分別派駐紀檢組,是習近平主席和中央軍委在這輪國防和軍隊改革中做出的重要決策,是重塑我軍紀檢監察體系的創新之舉,將使政治監督、權力監督、責任監督、常態監督落到實處,純正部隊政治生態,為在新起點上建設世界一流軍隊提供有力的作風紀律保證。
大招六:我空軍航空兵赴南海常態化戰斗巡航
時間:7月中旬、8月6日
簡介:7月,空軍組織航空兵赴南海戰斗巡航,出動轟-6K飛機赴黃巖島等島礁附近空域進行了巡航;8月6日,空軍組織轟-6K、蘇-30等多型戰機飛赴南海,對南沙島礁和黃巖島附近空域實施戰斗巡航。
軍事專家張軍社點評:近年來,海空軍航空兵赴東海警巡、南海戰巡和西太平洋遠海訓練已經實現常態化,提升了遠海機動能力,增強了應對各種安全威脅的實戰能力,這是人民軍隊捍衛國家主權、安全和領土完整的神圣使命所在、職責所在,符合國際法和國際實踐。
大招七:海軍三大艦隊開展實兵對抗演習
時間:7月-9月
簡介:7月,海軍三大艦隊在海南島至西沙附近海空域組織實兵實彈對抗演練;8月,三大艦隊在東海某海域組織復雜電磁環境下實兵實彈對抗演習;9月,三大艦隊上百艘艦艇、數十架飛機,以及防空、岸導、電子對抗等兵力,在黃海和渤海多個海空域進行實兵實彈對抗演習。
軍事專家張軍社點評:海軍在黃海、渤海、東海、南海和西太平洋海域組織的一系列實兵對抗演習,緊貼實戰設置訓練課題,立足打贏信息化海上局部戰爭的演練背景,重點檢驗偵察預警、遠程引導、精確打擊、聯合突擊、多維防護等能力,鍛煉了部隊和指揮機關,檢驗和提高了指揮能力、裝備效能和訓練水平,有效提升了部隊應對安全威脅,履行使命任務的能力。
大招八:中俄“海上聯合—2016”軍事演習
時間:9月12日-19日
簡介:中俄聯合軍事演習在廣東湛江以東海空域舉行。演習突出實戰化,演練海軍陸戰隊渡海登島,海島防御與進攻,聯合防空反潛,海空尋殲,聯合立體奪控島礁等科目。中俄雙方共派出水面艦艇13艘、潛艇2艘,固定翼飛機11架、艦載直升機10架,以及部分兩棲裝甲裝備。
軍事專家張軍社點評:此次聯演是兩國海軍攜手遂行軍事行動的又一次成功實踐。突出實戰化、信息化和規范化。全程貫徹實戰化要求,由按計劃導調向計劃與臨機導調相結合方式轉變,以統一作戰背景為牽引,以連貫、遞進的戰役情節帶動海上科目,實現了由練程序向練謀略的轉變,凸顯了海戰場的復雜性、敵情不可預知性和雙方高度的對抗性,提高了混合編隊體系作戰能力,提升了岸、海各級指揮所的謀略水平和指揮控制能力。演習在新的起點上進一步加強了中俄全面戰略協作關系,推進了兩國海軍務實合作。
大招九:殲-20戰機首次公開亮相
時間:11月1日
簡介:在第十一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開幕當天,中國空軍試飛員駕駛殲--20飛抵航展現場,這是中國自主研制的新一代隱身戰斗機首次公開亮相。
軍事專家張軍社點評:殲-20戰機是適應未來戰場需要,由中國自主研制的新一代隱身戰斗機。作為中國國產的第四代戰斗機(國際上也可稱為第五代戰機),殲-20戰機在超聲速巡航能力、高敏捷性、隱身能力等方面均有出色的表現,服役后將接替殲-10、殲-11等第三代空中優勢/多用途殲擊機,擔負制空和對地(海)攻擊任務,將進一步提升空軍綜合作戰能力。
大招十:遼寧艦編隊赴西太平洋海域開展遠海訓練
時間:12月24日
簡介:遼寧艦編隊在東海海空域開展全要素訓練和試驗任務。數架艦載戰斗機、多型艦載直升機相繼放飛和回收。按照訓練計劃,艦載機飛行員完成了空中戰術對抗、空中加受油等多個訓練科目,升空的多型艦載直升機配合進行多個科目的訓練。
軍事專家張軍社點評:航母遼寧艦首次攜多架殲-15艦載戰斗機和多型艦載直升機,與數艘驅護艦組成編隊,赴渤海、黃海、東海、南海和西太平洋開展跨海區和遠海訓練,進行實際使用武器演習和空中加受油、空中對抗等多項訓練,實施建立偵察預警體系、空中攔截、對海突擊和防空反導等科目演練,說明中國航母編隊已經初步形成戰斗力,這將使中國海上防御作戰縱深得以拓展,也有助于提高中國海軍遠海行動、合作和履行國際責任義務的能力,包括執行人道主義救援減災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