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81集團軍某陸航旅對本級各建制單位分批次進行戰傷自救互救課目抽考,結果顯示優良率達80%,較年初有明顯提升。該旅軍醫遲玉龍表示,這得益于他們創新制作的一張張戰傷救護教學動態圖。
今年以來,隨著衛勤實戰化訓練不斷推進,該旅群眾性戰傷自救互救練兵活動掀起熱潮。該旅所屬各單位選派骨干參加專業戰傷救護培訓,基層官兵則通過觀看教學視頻自學。然而,在年初的考核中,該旅戰傷自救互救課目考核成績卻并不理想。
針對考核成績不理想的情況,該旅機關深入調研發現,教學視頻時間長、知識點多、講解量大,官兵并不能全部理解消化。由于缺乏系統的教學,官兵不僅無法在短期內提升戰傷自救互救技能,還導致訓練中的一些錯誤動作得不到及時糾正,影響整體訓練效率。
為破解這一難題,該旅衛生連優中選優,選拔6名教學骨干組成攻關小組,集智探索組訓模式。該小組在對各單位官兵面對面授課的過程中發現,很多官兵習慣通過智能手機汲取知識,便將6類17個自救互救基本動作整理制作成鮮活且易收藏的動態圖,配以簡明的文字說明,讓官兵在休息時間反復看、隨時學。
各單位在經過專業骨干示范教學后,結合動態圖,針對自身短板自主開展針對性訓練,訓練質效大幅提升。此前,警衛連上等兵劉昌毅在戰傷自救互救課目比武考核中成績不佳,一度在相關訓練中缺乏信心和積極性。有了直觀便捷的教學動態圖,他在自學和訓練過程中遇到的難題迎刃而解,錯誤動作得到糾正,訓練成績穩步提升。(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