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請看這個塑料瓶的背面,寫著‘我想去戰斗’字樣。這是我營去年赴某陌生地域參加訓練任務前,即將退伍的一名老兵寫給指導員的請戰書。”來自空軍雷達某旅機動營的講述人李永靖,舉著一個飲料瓶,緩緩走到臺前。
凜冬時節,江城寒意正盛,空軍預警學院體育館座無虛席,一場主題為“預警人開講啦”的情景式教育實踐活動如期舉行。
活動現場,5名來自一線的帶兵人,結合自己在基層練兵備戰、建連育人方面的鮮活實踐,為學院的教員、學員們傾情講述連隊的故事、自身成長的感悟。
臺下的教員、學員們從李永靖的講述中了解到,當時,該營接到參演任務后,考慮到任務執行周期相對較長,起先并未將這名老兵遴選進任務分隊,但在老兵多次申請下,營黨委最終批準他參加。老兵的這一舉動,深深感染著任務官兵,大家干勁十足,力爭上游,最終被評為“優勝分隊”。
“是對使命的擔當、對勝戰的渴望,讓這名老兵在臨近退伍時,選擇繼續戰斗!”李永靖的結束語,引來臺下一陣雷鳴般的掌聲。
“一段故事,就是一次心靈洗禮;一次講述,就是一次生動的育人實踐。”該院領導介紹,近年來,隨著學院承訓層次不斷豐富,不少畢業學員返校參加任職期班培訓,他們普遍基層一線工作經歷豐富,邀請他們走上講臺,分享帶兵經驗、練兵體會,既是對在校學員的有效激勵,也是優化教學的有益探索。
“‘山高兵為峰’——這是全站官兵的座右銘。官兵們始終發揚革命樂觀主義精神,笑對風霜雨雪,還編寫了一首站歌,表達傲霜斗雪、志比山高的意志與情懷。”講述人陳昱璨為大家講述了一個高山雷達站的故事:
有一名新戰士,下連后和班長談心時說,他來之前從沒想過,會有地方的雪一下就是大半年,刮風能把碗口粗的樹刮斷,更沒想到,有老班長竟然在這里守了16年。他相信,將來他也能。就是在這樣一個地方,近年來,該站官兵年終軍事訓練考核成績,多次位于全旅第一。
“這個故事讓我明白,將來不論分配到哪里,不論駐地是否艱苦,只要始終保持昂揚的精神,就一定能有所收獲、成就夢想。”聽了雷達站的故事,大四學員劉文博在教育筆記本上寫下這樣一段話。
扎根大山深處25載的一級軍士長、參加空軍比武帶領團隊摘金奪銀的黨員干部、空防一線憑借過硬專業能力出色完成戰斗任務的普通一兵……聽著臺上講述人的真情講述,臺下一名文職教員說:“這些畢業學員扎根一線奮斗的經歷,正是對學院‘傲霜斗雪、博弈空天、勵精圖治、忠誠奉獻’的‘雪蓮精神’的生動詮釋。作為一名學院的文職教員,我要向他們學習,更好地育己育人。”
近年來,該院積極探索青年學員聯教共育新模式,充分借助軍地資源創作排演“代職干部分享會”“戰地講壇”“強軍故事會”等活動,通過案例式、體驗式、互動式、情景式教育,進一步幫助學員樹立正確使命觀、價值觀、苦樂觀,為學員今后下部隊任職打牢思想基礎,不斷提升育人質效。(周鵬 李思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