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的伙食越來越好了”“平時外出看病審批再也不用那么麻煩了”……最近幾天,海軍某部機關組織調研問題“回頭看”,宣傳科陳干事又一次和官兵面對面交流,這次收到的反饋讓他很是欣喜。
連日來,該部黨委結合單位實際,安排機關干部蹲連調研,了解官兵的“急難愁盼”,幫助基層解難紓困。在此過程中,陳干事發現,基層此前上報的意見建議、矛盾問題,與官兵們的真實反映存在出入。
當時,陳干事來到某連,組織戰士們填寫基層意見表,他看見不少人反映“周末伙食比平時差,很多戰士買零食填肚子”“請假外出看病要層層審批,手續過于繁瑣”。然而,在該連隨后提交的材料里,相關意見卻變成了“進一步做好伙食調劑”“建議集中組織外出看病”等表述。如此改動之下,本來很具體的問題反而變得模糊了。
“臨近年終,誰也不想給單位抹黑”“對戰士們提的意見,我們有時也得把把關”……與基層干部們深入交流,陳干事找到了問題癥結,原來民主渠道在基層的“最先一公里”出現了“變異”。他立即向部領導作了專題匯報。
“出現這種情況,說到底是各單位缺乏直面問題、正視缺點的勇氣。機關搞調研就是為了摸準實情,如此遮遮掩掩,怎么解決問題?”該部領導要求機關蹲點人員借鑒“四不兩直”的辦法,深入官兵傾聽真實心聲,基層干部骨干對戰士們的意見必須原汁原味上報,不得“過濾”和“潤色”。同時明確,對于調研發現的問題,機關業務部門要強化靠前服務意識,全力幫助基層盡快解決。
“思想包袱”卸下了,真實情況浮出來。“傳達同一個通知,不要反復開會”“機關開展調研,應該少發問卷多到一線”“配發文化娛樂器材,應該把后期維護考慮在內”等直指機關和基層工作短板的問題被收集上來。
問題導向就是工作靶向。該部機關隨即安排調研干部組織現場回應,并與官兵代表一起研究解決辦法。隨著一項項務實舉措陸續出臺,官兵滿意度明顯提高,基層抓建成效也越發凸顯。
“有什么問題就反映什么問題,有什么問題就解決什么問題。”某連指導員說,現在基層反映問題不再藏著掖著,機關面對問題也不“亂打板子”,而是上下合力、雙向奔赴,一起推動基層建設不斷進步。(張瀟赫 蔣展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