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第74集團軍醫院一場實戰化衛勤訓練,在某陌生地域打響。接到指令,一支野戰醫療小分隊迅速前出,利用該院自主研發的“傷員流轉定位系統”,高效完成“傷員”搜索和救治任務。
“在此次訓練中發揮重要作用的‘傷員流轉定位系統’,是官兵在日常訓練中摸索出來的創新成果。”該院領導介紹,戰場搜救時,醫護人員需要在野戰醫療隊各帳篷之間快速往返。為進一步提高傷員分類處置和后送速度,他們研發出適用于野戰條件下的“傷員流轉定位系統”,可在復雜環境中快速定位流轉傷員,使衛勤指揮調配變得可視化、直觀化,大幅提升野戰醫療隊響應速度和救治效率。
該院衛勤處領導介紹,他們在衛勤保障實踐中發現,一些小革新小發明,在提升衛勤官兵戰場救護能力方面能起到重要作用。近年來,他們積極營造為兵服務、向戰而研的濃厚氛圍,引導醫護人員聚焦服務備戰打仗,緊貼實戰需求開展野戰衛勤小革新小發明活動,取得30多項實用性較強的革新成果。
實踐中,他們著眼野戰醫療隊任務實際,為醫護人員提供科研平臺,鼓勵他們大膽革新、勇于創新,并將革新成果與評功評獎、職稱評審等掛鉤,有效激發了大家的創新熱情。
在該院黨委鼓勵支持下,一支主要由野戰醫療隊隊員組成的創新團隊嶄露頭角。每次組織實戰化訓練,他們都分散嵌入各任務小組,近距離查找制約衛勤保障能力提升的堵點、難點;訓練結束后,他們展開集智攻關,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路子。
戰場救護時,將傷員從傳統擔架轉運到臨時病床,不僅費時費力,還容易造成“二次傷害”。為有效解決這一難題,該院護士長張宇帶領團隊成員持續攻關,設計出一種“過床毯”。經訓練實踐檢驗發現,其不僅能提高傷員轉運效率,還可減少傷員痛苦。如今,這一成果已被集團軍推廣使用。
“革新無大小,實用是個寶。”該院領導介紹,下一步,他們將繼續加強革新課題研究,不斷提升衛勤保障“含戰量”,更好地服務部隊戰斗力建設。(陳典宏 羅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