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1月30日電 題:擴大產業鏈“朋友圈” 增強經濟發展動力
新華社記者張辛欣
500余家中外企業和機構集中展示上下游關鍵環節的新技術、新產品、新服務;大中小企業聚“鏈”參展,一系列“鏈”上簽約正在進行……首屆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傳遞出各界加強合作,共同做長產業鏈、做強價值鏈的積極信號。
經濟發展環環相扣,產業鏈供應鏈是重要支撐點。當前,外部環境復雜多變,既要將維護產業鏈供應鏈作為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保障,也要在穩鏈基礎上,進一步延鏈、強鏈,擴大合作共贏的“朋友圈”,做強融合創新的價值鏈,不斷提升發展的韌性、匯聚新動能。
擴大產業鏈“朋友圈”,暢通是關鍵詞。一方面,要加強全球互聯互通,讓要素更加便捷循環、有效配置;另一方面,要在產業鏈上下游、大中小企業間進行有效協同。
我們看到,鏈博會在推動物流基礎設施、貿易標準規則等聯通基礎上,更加著眼于發揮重點產業、“鏈主”企業帶動作用。比如,智能汽車鏈展區,整車企業帶動關鍵材料、元器件等企業共同參展;綠色農業鏈展區,從“田園”到“餐桌”的全鏈條產品和服務亮相。“鏈主”和“鏈屬”企業互為支撐,既暢通供應鏈合作路徑,也在協同發展中提質增效。
擴大產業鏈“朋友圈”,要在創新上下功夫。核心技術是企業發展的競爭力,也是更好融入產業鏈供應鏈的“敲門磚”。從關鍵材料到基礎元器件、操作系統,眾多專精特新企業亮相鏈博會,展現了我國不斷向產業鏈價值鏈高端突破的決心和力度。深入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重大技術裝備攻關工程,在關鍵領域、卡脖子的地方下大力氣,繼續強鏈補鏈,將不斷推動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
擴大產業鏈“朋友圈”,還要加強融合。隨著數字技術飛速發展,產業鏈不再只是“單鏈”。跨領域合作、各環節融通是重要趨勢,對產業發展、創新模式等也提出新要求。既要將產業鏈延伸到市場端,在暢通循環、聯通供需中激發新動能;也要將產業鏈與新業態的成長結合好,抓住技術變革機遇做強價值鏈,打造新引擎。
我國工業門類齊全、配套完整,制造業規模連續13年居世界首位。持續完善的產業體系、超大的市場規模,為產業鏈供應鏈運行提供有力支撐和廣闊空間。堅持把發展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持續推動創新突破和高水平對外開放,共筑互利共贏的產業鏈供應鏈,必將扎實鞏固中國經濟企穩恢復勢頭,為推動全球經濟復蘇注入強勁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