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洛杉磯5月15日電(記者黃恒)美國航運界人士14日披露的最新數據顯示,從中國運往美國的集裝箱海運日均訂艙量較一周前激增近三倍。
美國供應鏈數據提供商維齊恩公司副總裁本·特雷西當天在社交媒體平臺發布消息說,該公司運行的全球海運訂單追蹤系統顯示,從中國運往美國的集裝箱訂艙量在截至5月5日的一周內為日均5709標箱,在截至5月14日的一周內升至日均21530標箱,漲幅達277%以上。
受此前美國政府關稅政策影響,中美海運業遭受嚴重打擊。行業分析師指出,4月以來從中國到美國的訂艙量大幅下降,承運商取消航次,選擇使用更小的船舶,并暫停至少6條每周往返兩國的航線。
中美經貿高層會談5月10日至11日在日內瓦舉行。此次會談達成重要共識,并取得實質性進展。根據美國白宮5月12日發布的行政令,美方已于美東時間5月14日凌晨00:01撤銷根據2025年4月8日第14259號行政令和2025年4月9日第14266號行政令對中國商品加征的共計91%的關稅,修改2025年4月2日第14257號行政令對中國商品加征的34%的對等關稅措施,其中24%的關稅暫停加征90天,保留剩余10%的關稅。同時,美方還下調或撤銷對中國小額包裹加征的關稅,將國際郵件從價稅率由120%下調至54%,撤銷原定于2025年6月1日起將從量稅由每件100美元調增為200美元的措施。鑒于美方根據中美經貿高層會談共識撤銷、暫停或調整有關對華加征關稅,中方相應調整有關關稅和非關稅對美反制措施。
特雷西14日在接受物流專業媒體貨運消息網采訪時表示,隨著美國對華關稅政策調整,“我們確實開始看到訂艙量回升”。
貨運消息網報道也指出,整體看,供應鏈相關行業仍認為物流業務恢復速度存在不確定性。一些貨運代理公司14日證實,業務咨詢量兩天內增長35%。但航運業巨頭馬士基14日宣布,對往返美國數十個目的地的“門到門”現貨運輸推出大幅折扣。此舉被認為是為了填滿貨輪上的空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