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每一個努力生活的中國人,都是最美的奮斗者。也正是因為億萬奮斗者,才有了今日之中國。十年,致敬每一個奮斗的你。讓我們一起,踔厲奮發新時代,篤行不怠向未來。
中新網興安盟7月25日電 題:“胡子書記”的駐村故事:讓農牧民過上美好生活的愿望早日實現
中新網記者 張瑋
“放著城里的工作不去,非要跑到農村牧區風吹日曬,圖個啥?”
“我就圖讓農牧民過上美好生活的愿望早日實現!”
……
初見于智寶,濃眉笑眼八字胡,親切和善,講起他的駐村故事滔滔不絕。
1966年,于智寶出生在江蘇,大草原是他從小的向往。17歲來到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當兵,20歲退伍進入國網內蒙古東部電力有限公司興安供電公司工作,此后再沒離開過這片草原。
2017年全國脫貧攻堅工作開始后,于智寶被單位選派到烏蘭浩特市斯力很現代農業園區朝陽村擔任駐村干部。
“剛開始,好多村民都說我是來‘擺樣子’的,讓我走吧。”如今回憶起最初駐村的模樣,于智寶胡子一撇,笑了起來。
圖為于智寶(左一)和施工工人交流門球場建設情況?!⊥踅?攝電推子、電動螺絲刀、老虎鉗、木工刨子……于智寶每天背著裝有“四大法寶”的工具包挨家挨戶走訪,給村民理發、維修電器,以此和他們拉近距離。
“很多貧困戶都有‘夠吃就行’的陳舊思想,沒想過脫貧,更想不到奔小康?!庇谥菍氈铝τ诟淖兇迕衤浜蟮摹暗?、靠、要”的想法,帶他們走出舒適圈。
朝陽村的村會計朝永剛是一個樸實憨厚的蒙古族小伙子。
“你這么年輕,就不想在村里做點更有意義的事嗎?先養幾頭豬試試,哪里弄不清楚我幫你。”于智寶慢慢勸韓永剛摸索開拓致富路子。
養豬?從來沒干過的活兒讓韓永剛有點沒勇氣??墒牵莶坏盟q豫,于智寶就帶著瓦刀和水泥出現在韓永剛家,“地方都替你看好了。走!壘豬圈去!”
圖為于智寶(左一)走訪當地農牧民?!⊥踅?攝于智寶自掏腰包給韓永剛買了5頭小豬崽,還招呼村里人“入股”:“你們每人投錢買3頭小豬送過來,年底還你們一頭大豬?!?/p>
2018年年底,韓永剛的豬舍出欄了20頭大肥豬,于智寶又幫他將豬舍擴大成養豬場。
村里人看到韓永剛養豬致富,紛紛加入養豬的行列。2020年夏天,韓永剛養豬場存欄的豬發展到了35頭。
在朝陽村駐村3年,于智寶幫助村民轉變思路,發展產業。如今村民們的致富路越走越寬、越走越順。
2021年,于智寶獲“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當年9月,于智寶以“第一書記”的身份來到科右前旗滿族屯滿族鄉特門嘎查,開啟鄉村振興新的5年。
特門嘎查共有296戶農牧民、148個牧點,每個牧點之間的距離達上百公里,為方便入戶走訪,于智寶買了一輛二手汽車。
圖為“愛心超市”即將“開業”,村民提前來鎖定商品?!⊥踅?攝走訪過程中,于智寶發現農牧民家中燒煤取暖、做飯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而且費用還不少?!拔冶阏业搅诉@個電鍋爐,安全省錢還環保?!?/p>
于智寶帶記者見識了他的這項“新發現”,“每年可以節約30000元的煤錢和20000元的燒鍋爐雇工費用?!?/p>
走進于智寶的辦公室,除了一張辦公桌和一把椅子,他把更多的空間留給了擺放特門嘎查特產的展柜,牛羊肉、韭菜花醬、辣椒醬一應俱全,不管誰來,于智寶都會詳細地介紹一通。
作為科右前旗最遠的牧區,特門嘎查享有丘陵草原良好的生態條件,也曾承受著山大溝深、交通不便、信息閉塞的苦痛。
于智寶告訴記者,現在特門郭勒品牌牛羊肉已打入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帶動嘎查148戶牧民共同發展。
而正在成長起來的特門塔拉農副產品專業合作社,做出來的野生韭菜花醬成為有機手把肉的“絕佳伴侶”,也成功帶動周邊蘇木嘎查150余戶農牧民簽訂種植訂單。
2021年,特門嘎查集體生產GDP達4000萬元,人均年增收32000元。
這幾天,于智寶張羅的“愛心超市”馬上要“開業”,嘎查的農牧民沒事兒就來轉轉,提前鎖定自己心儀的商品。
“這些商品都不對外售賣,村民用積分來兌換。”小到香皂、洗衣液,大到家用電器、拖拉機。于智寶說,大家可以通過美化庭院、鄰里和諧等建設美麗鄉村的方式獲得積分。
門球場也正在村委會大門口緊鑼密鼓地建設著,“8月份就能為村里的老人們提供運動休閑場地了。”現在的于智寶微微的南方口音中夾雜著濃重的“大碴子味兒”,更會時不時冒出一兩句蒙語。
于智寶心里的規劃非常清晰,他要未來幾年里借助特門嘎查良好的生態,開啟一段“草原+”“畜牧+”“旅游+”的振興之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