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來源:人社部





勞動創造幸福,實干成就偉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希望廣大勞動群眾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誠實勞動、勤勉工">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中文,黄网av在线,国产精品第2页,国产成人精品国内自产拍免费看

首頁  ?  新聞頻道  ?  國內新聞

傾注匠心匠藝  錘煉絕活絕技(工匠絕活·特別策劃)

2023-05-25 08:17:0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數據來源:人社部

勞動創造幸福,實干成就偉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希望廣大勞動群眾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誠實勞動、勤勉工作,銳意創新、敢為人先,依靠勞動創造扎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新征程上充分發揮主力軍作用。

技術工人隊伍是支撐中國制造、中國創造的重要力量。近日,第十六屆高技能人才表彰大會在北京舉行,30名中華技能大獎獲得者和295名全國技術能手受到表彰;他們是愛黨報國的奮進者、勇于創新的開拓者、工匠精神的踐行者。

本報記者走近中華技能大獎獲得者,傾聽他們干一行、鉆一行的奮斗故事,感受他們技能成才、技能報國的赤子情懷,抒寫他們挑戰自我、勇于突破的拼搏精神……

——編  者  

成長:把看似枯燥的工作變得有趣

“做技能工人就像加工毛坯一樣:只要認真鉆研,鐵疙瘩也能變成精密件”

走進嘈雜的智能制造裝備車間,穿過由大大小小的機床、高高低低的工具架圍成的一角,記者見到了北京北方車輛集團首席技師、數控銑工馬小光(圖①,張勁雄攝),他靜靜地站在工作臺前,認真翻看圖紙……

“小光,小光!”同事喊了他幾聲,他才回過神來。“馬小光有個‘絕活’,他能‘聽’出刀具磨損的程度。”同事笑著說,“中華技能大獎,可不是白得的!”

的確,從普通學徒到大國工匠,哪有那么容易?

1998年進廠,馬小光的第一份工作是電極鉗工。加工石墨電極會飛濺大量粉末,下料、畫線、銼削等工序都得手工獨立完成,每天忙完,全身上下灰撲撲的。

一臺銑床、一個計算器、一把銼刀,就是馬小光每天的伙伴。他一有空就搬來毛坯件練習。5年,記不清用鈍了多少銼刀,在銑床邊度過了多少日夜,馬小光終于掌握各項要領。

“正是這段經歷,讓我把基本功融會貫通了。”馬小光說,“做技能工人就像加工毛坯一樣:只要認真鉆研,鐵疙瘩也能變成精密件,發揮大作用。”

“認真鉆研”的背后,是興趣使然。機修鉗工王樹軍(圖③,受訪者供圖)就是如此。1993年,王樹軍成為濰柴動力股份有限公司的一名車間機床維修工。手握鉗具、調修設備,很多人覺得枯燥,但他覺得很有趣:“每個零件都是獨立的個體,經過我們的手,它們摩擦、碰撞、重組,誕生出一個新形態。這不是很有意思嗎?”

王樹軍頭一次見到內燃機加工中心,心想:“這么‘高大上’的設備,啥時候我也能保養這位‘新朋友’就好了。”王樹軍學的是鉗工,他利用業余時間,報班上課、查閱資料,一點點認識這位“新朋友”。不僅“新朋友”變成了“老朋友”,他還幫這位“朋友”實現升級。如今,王樹軍已攻破多項高精尖重型機車內燃機精密修復技術難題,成為公司首席技師。

為了心里放不下的陶瓷工藝,20多年前,陶瓷成型工占紹林(圖④,受訪者供圖)曾兩次“拜師學藝”。出生于江西省鄱陽縣的他,小時候跟叔叔到景德鎮生活。占紹林最初學的是修坯,景德鎮瓷以“薄如紙”聞名,考驗的不僅是心手合一的功夫,更是極大的耐心和毅力,占紹林年紀小,很快就放棄了。回到老家以后,占紹林輾轉反復:修坯做不得,那試試拉坯呢?于是,他再次回到景德鎮。這一次,他咬緊牙關,“瓷泥采用的是珍貴的高嶺土。為了能反復練習,我冬天零下幾攝氏度光腳踩泥,把廢泥也利用起來。”占紹林說。“要是一個月還拉不出像樣的器件,就回家去。”因為師父的這句話,他從下午5點一直拉到第二天凌晨5點,直到拉出了四五個同樣大小、厚薄的坯,才讓師父滿意。

“功夫下到極致,才能在技藝上前進一大步,工作也才更有成就感。”占紹林感慨。

攻關:把別人認為的不可能變成可能

“一遍遍嘗試,失敗了無數次,夜里做夢都在想方法”

中車唐山機車車輛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車唐山公司”)組裝廠房,一輛新型都市快軌列車下,中車首席技能專家、機車車輛管道工蘇健(圖②,王衛平攝)一手扶著直徑42毫米的管路,一手拿起1米長的加長扳手不停地緊固連接處。“常規的扳手長度只有40厘米,無法滿足大直徑管路的用力要求。”為此,蘇健為扳手特制了一個加長套管,解決了用力問題。

對大國工匠、能工巧匠來說,創新是一種態度和習慣。哪怕用“笨辦法”,也要把別人認為的不可能變成可能。

2007年,中車唐山公司開始第一批高速動車組列車生產。“不像傳統的鐵路客車彎管可以手工制作,動車組彎管的制作需要依賴數控彎管機。金屬材料有回彈性,需要在使用數控機進行彎管時,人工輸入補償數據。”蘇健說,“這些管路組成了動車組重要的‘神經系統’,但純靠經驗調總是有偏差。”

蘇健想來想去,只有一個“笨辦法”:他帶著幾名技術骨干,吃住在廠區,針對14類不同直徑、22種不同彎曲半徑的原料管,花了將近一年時間,利用生產之外的時間,進行4500多次實驗,共收集了1.2萬多個彎管補償數據,最終建立“高速動車組數控彎管角度回彈補償數據庫”,把彎管角度偏差控制在0.1度以內,橢圓度變形控制在0.5%以下,遠高于國家標準。

馬小光也是個愿用“笨辦法”的人。2002年,車間第一次引進數控機床,但大家都沒能順利做出產品,有些人說根本不好用,馬小光卻主動認領了這個難題。缺乏刀具,他就拿手磨刀具一點點試;不懂編程,就捧起書本一頁頁學。他還攢了半年工資,買了臺電腦學計算機繪圖。

“我還記得一個叫G42的指令,用起來復雜,卻是控制機床加工精度的關鍵。”馬小光說,“一遍遍嘗試,失敗了無數次,夜里做夢都在想方法。”2006年,他用數控機床成功加工出一套平衡器鍛造模具。過去,十幾個工人要為此忙活兩個月,現在一臺機床兩周就完成了,效率大幅提升!

傳統陶瓷如何創新?在一次交流活動中,占紹林注意到:一位外國藝術家做的陶器作品,比如動物、人像等,都是一次拉成的。而傳統的陶瓷大件,要分成幾部分分開來做,再組合到一起。“三分拉,七分修”,景德鎮瓷泥軟黏,坯胎更厚,也就更費泥料和時間。“能不能一次成型呢?”半根鋸條,一雙巧手,力度、水分、干縮比等每個要素都要非常精細……經過反復嘗試,占紹林終于成功采用本地瓷泥一次拉成線條流暢的三層結構器物。

傳承:把自己積累的經驗變成教材

“每個案例,我都標注得盡可能詳細;每寫一次,就好像重新修了一次”

“嚓——嚓——”故障燈亮起,一名年輕人一路小跑,急慌慌地找到王樹軍,“王師傅,南二的刀斷了,您快去瞧瞧!”抄起手套,戴上帽子,王樹軍手一揮:“走!”

“我希望通過自己的言傳身教,幫助年輕人成長。”2013年,以王樹軍命名的創新工作室成立,他舉辦“維修課堂”,每年授課240課時,還利用業余時間,寫下十幾萬字的業務筆記。“每個案例,我都標注得盡可能詳細;每寫一次,就好像重新修了一次。”王樹軍把這本筆記送給學員們,“這就相當于有了教材。”

“不能止步于‘壞了什么修什么’,還得學會‘需要什么造什么’。”近幾年,王樹軍帶領工作室開展自動化改造項目,鼓勵學員發揮個性和特長,進行產品改良。

2016年,濰柴推出一款自主研發的大功率產品——WP9H/WP10H。“雖然內燃機性能邁向高端,但起初設備的產能跟不上,必須改造升級。”王樹軍說。圖紙畫了一張又一張,尺寸改了一次又一次,他帶領團隊先后升級各類設備20臺、自制設備33臺,將日產能從100臺提高到120臺,縮短市場投放周期6個月,年創造效益達1.44億元。

“正是工作室前些年的創新經驗,給了我們大膽改造的底氣。”王樹軍說。

做講座、寫教材、帶團隊,和王樹軍一樣,許多大國工匠、能工巧匠都在完成本職工作之外,更多地發揮著傳幫帶的作用。

云南硯山土陶、福建南平建盞、浙江龍泉青瓷……過去3年,占紹林到各地的窯口走訪調研,傳幫帶的腳步走向全國各地。“想要思考如何更好地帶動整個行業發展,必須走出去,互相提提建議,共同進步。”今年2月,占紹林組織了一支包括美術、設計、燒窯等工種在內的團隊,前往云南硯山交流。“如何創新技法提高拉制的效率?如何改變造型設計滿足年輕人的喜好?”占紹林說,“我們思考,產品用料、燒窯方式、裝飾設計,都可以更新一下,以便更好適應市場變化。”

今年,占紹林收了8個徒弟,全都來自內蒙古、福建、河南等外省份,“他們都有很好的藝術功底,我希望能把他們培養成為當地的帶頭人。”

“這幾年,感覺自己越來越忙了。”馬小光說,2018年,工作室成立之后,他一直在思考如何培養更多“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新時代技能骨干。桌上的日歷本,密密麻麻畫滿了圈和勾。除了編寫教材、舉辦講座,他還指導很多年輕人在各類技術比賽中取得了好成績。他已帶領團隊先后完成無人車行走系統等200多項重點攻關項目,取得工藝創新成果30項,獲得國家專利20項。

2012年,蘇健成立工作室,負責動車組制動管路相關技術的研究;隨著骨干成員的增加,技能攻關和人才培養的范圍逐步擴大到了整個組裝系統。11年來,工作室編制11冊約10萬字的教材,組織開展技術操作創新1200多項,獲得國家專利授權51項。得知自己榮獲中華技能大獎的那一刻,蘇健激動不已:“榮譽是屬于集體的,也是屬于過去的。未來,我們還要繼續勤鉆研勇創新,大力弘揚工匠精神……”想必這是所有獲獎者共同的心聲吧。

《 人民日報 》( 2023年05月25日 06 版)

  • 相關閱讀
  • 數據應用更充分 群眾辦事更便捷(深閱讀)

    如今,吉林省四平市居民到政府部門辦事,許多證明已無需提供。 2019年起,四平市推行“無證明城市”改革,結合實際,多措并舉,減少群眾辦事時需要提交的證明數量。明令取消的事項,不再保留;...

    時間:05-28
  • 亞太經合組織貿易部長會議閉幕

    據新華社美國底特律5月27日電 (記者徐靜、楊士龍)亞太經合組織貿易部長26日結束為期兩天的會議,承諾將在環境、食品安全、全球疫情影響等領域共同面對挑戰。 會議結束時發表的主席聲明重...

    時間:05-28
  • 中國衛生機構獲重要國際公共衛生獎

    本報日內瓦5月26日電 (記者劉仲華)在瑞士日內瓦舉行的第七十六屆世界衛生大會上,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簡稱慢病中心)26日被世界衛生組織授予2023年公共衛...

    時間:05-28
  • “中國朋友幫我們走上了致富路”

    索日達·扎巴羅娃原本是烏茲別克斯坦一名牙科醫生,在家鄉撒馬爾罕州開了一家診所。2015年,在撒馬爾罕舉行的一次技術創新國際展覽會上,一塊很輕的小木板引起扎巴羅娃的注意。這是一種高大喬...

    時間:05-28
  • “推動沿線各國人民共享繁榮”

    “中國—中亞峰會成功舉辦意義深遠,將進一步鞏固中國同地區各國的友好關系與務實合作。”土庫曼斯坦外交部國際關系學院國際問題專家阿克穆哈梅特·朱馬古利耶夫日前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

    時間:05-28
  • 代表人類文明進步的發展方向(國際社會看中國式現代化)

    在追求現代化的艱苦卓絕奮斗中,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不僅創造了世所罕見的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跡,而且成功走出了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實踐充分表明,中...

    時間:05-28
  • 新設外商投資企業同比增長7.6%(新數據 新看點)

    數據來源: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制圖:汪哲平 本報北京5月27日電 (記者林麗鸝)記者26日從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獲悉:一季度,全國新設外商投資企...

    時間:05-28
  • 可再生能源建設提速 綠色發展再添動力(堅定信心 開局起步)

    今年以來,一批可再生能源重大工程有力推進,能源綠色低碳發展邁出堅實步伐。 青藏高原,海拔3300米的青海瑪爾擋水電站一派繁忙,3600多名建設者克服高原缺氧等困難,日夜奮戰,大壩填筑工程...

    時間:05-28
  • 擴大有效投資 激發穩增長動能(新時代新征程新偉業·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

    正式開工!在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項目2023年度第一批集中開工儀式上,中國能建葛洲壩一公司文昌國際航天城起步區一期總承包項目負責人熊星滿懷期待。“園區成立專班,在項目用能方面予以充分保...

    時間:05-28
  •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問答》英文版首發式在吉隆坡舉行

    新華社吉隆坡5月27日電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問答》英文版首發式5月27日在馬來西亞吉隆坡國際書展中國主賓國活動現場舉行。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問答...

    時間:05-28
免責聲明:本網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轉載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主站蜘蛛池模板: 敦化市| 道真| 陇川县| 白城市| 广南县| 平凉市| 包头市| 华坪县| 上蔡县| 房山区| 镇坪县| 来安县| 阿勒泰市| 潮州市| 乐业县| 嘉义县| 沾化县| 玛纳斯县| 化州市| 克拉玛依市| 荔波县| 龙江县| 治县。| 齐河县| 明水县| 祁门县| 台南县| 周至县| 青铜峡市| 白河县| 古蔺县| 沂水县| 上栗县| 秦安县| 精河县| 黔南| 玉田县| 互助| 额济纳旗| 达州市| 绥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