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中文,黄网av在线,国产精品第2页,国产成人精品国内自产拍免费看

首頁  ?  新聞頻道  ?  國內新聞

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穩步推進(推進文化自信自強)

2023-08-03 08:20:0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長江,我國第一大河流,造就了從巴山蜀水到江南水鄉的千年文脈,是中華民族的代表性符號和中華文明的標志性象征。如何把長江文化保護好、傳承好、弘揚好,延續歷史文脈,堅定文化自信,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長江沿線省區市以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為契機,生動作答這一時代課題。

  謀篇新時代“長江之歌”

  從雪山走來,向東海奔去,長江浩浩湯湯6300余公里,形成了羌藏、巴蜀、滇黔、荊楚、湖湘、贛皖、吳越等文化區,為中華文明的生生不息提供了不竭的源頭活水。

  擘畫壯美山川,彰顯文化氣度。新時代,黨中央、國務院作出建設長城、大運河、長征、黃河、長江五大國家文化公園的戰略部署。2021年底,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正式啟動,旨在激活長江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系統闡發長江文化的精神內涵,深入挖掘長江文化的時代價值,做大做強中華文化重要標志。

  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范圍綜合考慮長江干流區域和長江經濟帶區域,涉及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慶、四川、貴州、云南、西藏、青海13個省份。

  加強頂層設計,“一盤棋”謀篇布局。一年多來,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加強統籌協調,文化和旅游部牽頭建立工作機制,制定建設實施方案和建設保護規劃,指導相關省份編制分省份規劃,著力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鮮明、功能銜接、開放共享的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格局。

  2022年4月,江蘇出臺《長江國家文化公園(江蘇段)建設推進方案》。目前,正在編制《長江國家文化公園(江蘇段)建設保護規劃》,將統籌沿線8市形成“一主八支四片”的長江國家文化公園(江蘇段)建設布局。

  “江蘇把高質量建設長江國家文化公園(江蘇段)融入中國式現代化江蘇新實踐,努力打造中華文明發揚光大的重要地標。”江蘇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徐寧說。

  上海明確了涵蓋崇明世界級生態島和一江一河(黃浦江、蘇州河)中心城段的長江國家文化公園(上海段)規劃范圍,將結合打造黃浦江“世界會客廳”、蘇州河“城市文化生活休閑帶”、崇明世界級生態島的戰略部署,形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長江國家文化公園(上海段)特色品牌。

  湖北地處長江中游,爭創長江國家文化公園示范區、建設長江國家博物館,被列為湖北重大文化工程。

  在三峽大壩所在地宜昌,一條延綿25公里的濱江綠道景觀帶項目建設正在收尾,即將亮相。宜昌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長蘇海濤說:“作為長江大保護‘立規之地’,宜昌將充分發揮屈原昭君故里、三峽生態名城的獨特優勢,在創新弘揚長江文化上做足文章,全力推進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宜昌段)建設見勢成效。”

  盛夏時節,站在湖南省岳陽市臨湘市臨湘塔旁,但見長江碧水清波,奔騰不息。

  曾經,這里是雜草叢生的荒灘,沿線碼頭林立、砂石堆場密布。如今,融歷史文化的厚重與自然生態和諧之美于一體的臨湘塔生態文化園,已成為臨湘最美長江岸線網紅打卡地。臨湘市委宣傳部部長羅筱波說:“守護好一江碧水,建設好長江國家文化公園,我們以‘生態+文化’努力譜寫新時代‘長江之歌’。”

  在浙江省發展規劃研究院高級工程師林俐看來,浙江作為唯一一個非長江水系的干流或重要支流流經區域而被國家納入長江國家文化公園體系的省份,有其特殊性也有必然性。

  “站在文化角度上講,浙江可以說是長江文化的發祥地之一。站在經濟社會的角度上講,浙江是長江經濟帶向海的橋頭堡,地理位置優勢突出,是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點樞紐。”林俐說。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一首流傳近千年的宋詞,道出長江流域各民族命運與共的內涵所在。

  西藏自治區文化廳產業發展與資源開發處處長李川州說,建設長江國家文化公園(西藏段),要深入挖掘這片土地深藏的文化內涵,打造集文化保護、生產、消費、生活于一體的多功能文化公園,讓人們聽到文化之聲、看見文化之美、領悟文化之韻,以文化認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賡續長江千年文脈

  三星堆是四川盆地目前發現夏商時期規模最大、等級最高的中心性遺址,充分體現了古蜀文明、長江文化對中華文明的重要貢獻,是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發展模式的重要實物例證。

  以“三星伴月”為建筑設計靈感的三星堆博物館新館7月27日試運行,數百件新出土“重器”首次展出、AI算法實現文物復原、裸眼3D還原考古“方艙”……新館利用新出土文物、新研究成果、新科技等,全面提升觀展體驗,開啟了一場三星堆歷史文化“盛宴”。

  見證長江文化源遠流長,彰顯長江文化智慧與精神——目前,長江國家文化公園沿線13個省份擁有世界文化遺產、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和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42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38處、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841項、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465個,國家級烈士紀念設施118處、國家一級博物館91家,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高度富集的區域。

  厘清長江文化脈絡,揭示水脈背后的文明密碼,長江沿線各地開展文物資源調查、深入推進文化遺產保護,為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奠定堅實基礎。

  青海是長江發源地,是古代東西方交通和文化交流的要沖。2023年5月,歷時一年的長江流域(青海段)文物資源專項調查全面完成。新發現巖畫、墓葬(石棺葬、石堆墓)、古城、洞穴、古塔等135處文物遺存。

  “青海省長江流域所在區域在絲綢之路、唐蕃古道、茶馬古道等古道的連通下,形成了獨特的源頭文化。”長江流域(青海段)文物資源專項調查聯合考古隊現場負責人杜瑋說。

  巫山龍骨坡遺址、涪陵小田溪墓群、奉節白帝城遺址……重慶依托三峽考古研究和保護成果,完善構建三峽文化歷史序列。重慶與湖北聯合申報創建長江三峽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旨在打造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在長江三峽的重要標識,實現全民共享大遺址保護利用成果。

  長江波濤澎湃,賡續千年文脈;長江奔流不息,傳承紅色基因。

  赤水河是長江上游支流。位于赤水河中游的貴州仁懷,是紅軍四渡赤水戰役的發生地。“在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中,仁懷市堅持在保護的基礎上適度開發利用,組織開展全市革命遺址遺跡專項調查,切實加強革命文物保護和價值挖掘,講好紅色故事,弘揚紅色文化。”仁懷市文化旅游局局長張啟霞說。

  讓文物說話、讓歷史說話、讓文化說話。近20家博物館發起成立長江流域博物館聯盟,擴大長江文化“朋友圈”;湖北主辦“沿著長江讀懂中國——萬里長江行”等活動,讓人們讀懂長江、讀懂中國;江蘇推出“智”說長江名家專欄,會聚智庫專家,加強對重大理論問題、現實問題、實踐經驗的研究總結……溝通歷史與現實、連接傳統與現代,長江文化正在新時代的創新實踐中煥發出新光彩。

  構筑共有精神家園

  貫通古今,潤澤萬代。人們不僅共飲一江碧水,也共享一片精神家園。

  辛亥革命、南昌起義、飛奪瀘定橋……長江記錄無數革命先烈的足跡。在重慶,借助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契機,當地正在積極將紅巖文化公園建設納入《長江國家文化公園(重慶段)建設保護規劃》。

  重慶紅巖革命歷史博物館文物征管部負責人介紹,為了更好支撐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重慶即將啟動全市紅色資源專項調查,全面保護提升和建設好紅巖文化公園,希望越來越多人在其中感悟初心使命、汲取前進力量。

  不久前,文化和旅游部、國家文物局、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印發《長江文化保護傳承弘揚規劃》,提出推動長江流域文化產業和旅游業提檔升級,豐富優質文化產品供給,建設長江國際黃金旅游帶,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

  夜幕降臨,華燈璀璨,長江岸邊的安徽馬鞍山采石古鎮流光溢彩。“一步一景、一曲一舞,光影技術讓源遠流長的長江文化更潮更靚……”暑假前來打卡的大學生鮑文佳在個人社交平臺上寫道。

  “長江不夜城是馬鞍山打造的文旅標桿項目。”長江采石磯文化生態旅游區副總經理葉連朋說,“以長江文化充實長江旅游、以長江旅游彰顯長江文化,人們將在旅游中不斷理解母親河、親厚母親河。”

  江西九江,“工業+旅游”正成為這一江城的新名片。擁有3300余年歷史的銅嶺銅礦遺址,已入選第四批國家工業遺產及長江國家文化公園(江西段)重點項目。當地計劃在2025年之前,將其打造為集考古、觀光、科普、研學于一體的文旅新地標。

  “旅游在傳播弘揚長江文化方面獨具優勢。”九江市瑞昌市文廣新旅局局長陳少林表示,將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銅嶺銅礦遺址,讓長江文化可見、可感、可親。

  東部,長三角一體化騰飛;中部,長江中游城市群崛起;西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興盛……新時代的長江流域生機勃發,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實踐蓬勃開展。

  “您好,歡迎參觀南京展區。在這里您可以欣賞長江之美,聽一段白局吆喝、喝一杯南京風味咖啡,在金陵小劇場里看一部大戲……”近日舉辦的第十九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上,“數字南京  長江明珠”展區引人駐足。

  展區負責人介紹,南京正在通過“文化+科技”的方式,向世界展示南京打造長江國家文化公園(江蘇段)核心示范區的美好畫卷,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我國56個民族中,長江流域分布著30多個。百川歸一江,沿江各民族文化也一同匯入中華文化的寶庫。

  位于長江上游的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永仁縣,繡娘們一起飛針走線制作彝繡的場景成為靚麗的景觀。楚雄州文化和旅游局有關負責人介紹,當地正抓住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機遇,加強對少數民族優秀文化的傳承發展。

  “長江流域各民族用絢麗多彩的文化詮釋了‘江河互濟’‘山河共生’。”在云南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副教授覃延佳看來,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不斷推進,生動展現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特色,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

  (新華社北京8月1日電)

  《 人民日報 》( 2023年08月03日 12 版)

  • 相關閱讀
  • 北京堅決打贏防汛救災和恢復重建攻堅戰

    7月29日至8月2日,北京遭遇特大暴雨災害。8月9日,北京市召開防汛救災工作情況新聞發布會,北京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務副市長夏林茂介紹:截至8月8日24時,全市因災死亡33人,主要由洪水沖淹、...

    時間:08-10
  • 外交部發言人就部分國家駐華使節訪疆答記者問

    新華社北京8月9日電 外交部發言人9日就部分國家駐華使節訪疆答記者問。 有記者問:我們注意到,今年首批外國駐華使節團日前赴新疆參訪,發言人能否介紹相關情況? 發言人表示,7月31日至8...

    時間:08-10
  • 赤子之心譜忠誠

    2023年8月3日,吉林省舒蘭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駱旭東在趕赴開原鎮青松林場路上突遇山洪,因公犧牲,年僅50歲。 在防汛抗洪的關鍵時刻,駱旭東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忠誠和擔當。...

    時間:08-10
  • 摸清社情民意 解決實際問題(人民論壇)

    為享受“低保戶免押金”政策,住院患者不得不先到醫院看床位,再到社區開證明,最后回醫院辦手續。看到群眾奔波之苦,上海市徐匯區天平路街道兩名工作人員將建議發送給市人民建議征集郵箱:“...

    時間:08-10
  • “臨時的家”也溫暖

    8月3日晚上8點半,河北涿州市職教中心安置點的臨時指揮部里,安置點負責人、該校黨總支書記韓雪松正在安排工作,手機鈴聲不時響起。 “新到了一批救援物資,數量比較多,咱們怎么安排?” ...

    時間:08-10
  • 中央財政緊急預撥10億元支持國家蓄滯洪區<br>受災群眾盡快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

    本報北京8月9日電 (記者曲哲涵)近日,受臺風“杜蘇芮”影響,海河流域遭遇嚴重洪澇災害。天津、河北、河南先后啟用了海河流域8個國家蓄滯洪區,有效減輕了下游地區防洪壓力。8月9日,財政...

    時間:08-10
  • 新能源汽車下鄉再提速(經濟新方位)

    數據來源:工業和信息化部 制圖:汪哲平 近來,新能源汽車下鄉屢獲政策利好。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要提振汽車、電子產品、家居等大宗消費;《關于恢復和擴大消費的措施》提出,...

    時間:08-10
  • 布局產業新賽道 增強區域競爭力(高質量發展調研行)

    在濟南,核輻射監測等先進技術領跑全國;在東營,鹽堿地利用從“改地適種”向“改種適地”轉變;在濟寧,“鄉村振興合伙人”蹚出致富新路徑…… 山東,奮力在增強經濟社會發展創新力上走在前...

    時間:08-10
  • 更好結合擴大需求和優化供給(子夜走筆)

    2020年7月啟動、連年開展的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不斷引導消費市場向縣鄉下沉。2020年下半年、2021年、2022年,新能源汽車下鄉車型銷量同比分別增長80%、169%、87%,保持了較快增長勢頭。 今...

    時間:08-10
  • 持續用力,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學思想 強黨性 重實踐 建新功)

    為推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走深走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公安部部署推進夏季治安打擊整治行動,各地公安機關用實際行動維護安全穩定。 主題教育開展以...

    時間:08-10
免責聲明:本網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轉載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清镇市| 兖州市| 宁蒗| 滦平县| 荃湾区| 黔东| 克山县| 休宁县| 肃北| 中卫市| 正阳县| 琼海市| 慈利县| 上虞市| 曲阳县| 成都市| 隆德县| 日土县| 丰镇市| 新安县| 若尔盖县| 河北省| 南澳县| 辽中县| 虹口区| 德惠市| 大兴区| 宜良县| 浦城县| 鄢陵县| 尉犁县| 上高县| 裕民县| 万年县| 钦州市| 昌平区| 汾阳市| 浦东新区| 申扎县| 襄垣县| 临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