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中文,黄网av在线,国产精品第2页,国产成人精品国内自产拍免费看

首頁  ?  新聞頻道  ?  國內新聞

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屬性、人民屬性、戰略屬性??加快建設教育強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2025-03-21 09:05:0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教育是強國建設、民族復興之基。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的民盟、民進、教育界委員時,強調強化教育對科技和人才的支撐作用,深刻闡述了新時代新征程教育的先導性、基礎性支撐作用;強調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必須堅持正確辦學方向”,“是全黨全社會的共同責任”。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把教育作為國之大計、黨之大計,確立到2035年建成教育強國的奮斗目標。2024年9月9日至10日,全國教育大會在北京召開,對新時代新征程加快建設教育強國作出動員部署,習近平總書記在大會上的重要講話凸顯了教育的政治屬性、人民屬性、戰略屬性(以下簡稱“三大屬性”),強調我們要建成的教育強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強國,應當具有強大的思政引領力、人才競爭力、科技支撐力、民生保障力、社會協同力、國際影響力(以下簡稱“六大特質”),科學回答了“為什么要建設教育強國,建設什么樣的教育強國,怎樣建設教育強國”這個時代命題,為建設教育強國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教育興則國家興,教育強則國家強。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以下簡稱《綱要》),強調要全面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三大屬性”,聚焦教育強國“六大特質”,全面構建固本鑄魂的思想政治教育體系、公平優質的基礎教育體系、自強卓越的高等教育體系、產教融合的職業教育體系、泛在可及的終身教育體系、創新牽引的科技支撐體系、素質精良的教師隊伍體系和開放互鑒的國際合作體系(以下簡稱“八大體系”),對加快建設教育強國作出全面系統部署。

  在面向2035年建成教育強國的宏偉藍圖中,“三大屬性”是根基。這一教育性質理論,在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中一以貫之,與馬克思主義教育思想一脈相承,植根于當代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實踐的豐厚土壤。教育的政治屬性,突出強調了教育的方向性要求;教育的人民屬性,突出強調了教育的價值追求;教育的戰略屬性,突出強調了教育的功能發揮。這三大屬性中,政治屬性是首要,人民屬性是根本,戰略屬性是關鍵。它們雖各有側重,但不是相互割裂的,而是相互聯系、彼此支撐、內在統一的,需要辯證地、全面地、系統地認識和理解,并在實踐中統籌把握好。

  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屬性,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建國君民,教學為先。”教育具有上層建筑的特征,與政治有著內在的必然聯系。早在延安時期,毛澤東同志就為抗日軍政大學、陜北公學提出“堅定不移的政治方向”的辦學要求。在1978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鄧小平同志指出:“學校應該永遠把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教育的政治屬性,強調:“從歷史和現實的角度看,任何國家、任何社會,其維護政治統治、維系社會穩定的基本途徑無一不是通過教育。”

  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是教育的根本問題,是教育政治屬性的突出體現,是建設教育強國的核心課題。我國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這就決定了我們的教育必須把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根本任務,培養一代又一代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立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奮斗終身的有用人才。正像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沒有哪一項事業像教育這樣影響甚至決定著接班人問題,影響甚至決定著國家長治久安,影響甚至決定著民族復興和國家崛起。從這個意義上說,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

  政治屬性體現我國教育的根本方向。在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中,堅持黨對教育事業的全面領導、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堅持扎根中國大地辦教育等集中體現著教育的政治屬性。它們又相互聯系,最終體現在黨的教育方針和培養目標上。我們建設教育強國的目的,就是培養一代又一代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培養一代又一代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棟梁之才,確保黨的事業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后繼有人。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屬性,就要更加突出從國家利益的大政治上看教育,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堅定不移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從實踐看,尤其是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全面實施新時代立德樹人工程。

  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構建固本鑄魂的思想政治教育體系,加快構建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核心內容的課程教材體系,推進黨的創新理論最新成果進教材,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改革創新。打造一批“大思政課”品牌,打造培根鑄魂、啟智增慧的高質量教材,在上好思政課這一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關鍵課程的同時,實現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有機結合、德育學科和學科德育協同育人。拓展實踐育人和網絡育人空間和陣地,提升社會協同力,探索課上課下協同、校內校外一體、線上線下融合的育人機制,實現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將新時代偉大變革成功案例及其蘊含的道理學理哲理融入學校思想政治教育,讓學生用腳步丈量祖國大地、用眼睛發現中國精神、用耳朵傾聽人民呼聲、用內心感應時代脈搏,從而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確保廣大學生始終忠于黨、忠于國家、忠于人民、忠于社會主義,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信心,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切實提升思政引領力。

  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健康成長。堅持五育并舉、五育融合,健全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實施學生體質強健計劃、推進學校美育浸潤行動、實施勞動習慣養成計劃,加快補齊體育、美育、勞動教育短板。培養學生社會責任感和創新精神,讓學生肩上有責、眼中有光、心中有愛、腳下有力,提升學生動手實踐能力、解決復雜問題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推進素質教育深入實施。

  實施教育家精神鑄魂強師行動。把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作為建設教育強國最重要的基礎工作來抓,健全中國特色教師教育體系,忠誠黨的教育事業,推動教育家精神融入教師培養培訓全過程,貫穿課堂教學、科學研究、社會實踐各環節,建設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培養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四有”好老師,做學生錘煉品格的引路人、學習知識的引路人、創新思維的引路人、奉獻祖國的引路人。

  牢牢把握教育的人民屬性,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教育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的根本宗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教育,彰顯了我們黨人民至上的價值追求。我們把教育事業稱為“黨和人民的教育事業”,把廣大教師稱為“人民教師”,把教師中的杰出代表稱為“人民教育家”,就是教育人民屬性的生動體現。

  1950年,毛澤東同志在《人民教育》創刊號上題詞:“恢復和發展人民教育是當前重要任務之一”。進入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是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我們的人民熱愛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期盼孩子們能成長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2012年11月15日,黨的十八屆一中全會后習近平總書記與中外記者見面時講的這番話,一口氣談到“兩個期盼”“十個更”,排在第一位的都是教育。這體現著習近平總書記真摯深厚的為民情懷,也為我們更加深刻認識教育的人民屬性提供根本遵循。

  人民屬性體現我國教育的價值追求。在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中,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教育是我們黨執政為民在教育中的具體體現和生動實踐,也是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群眾史觀在教育領域的具體體現,體現了目的、標準與主體的統一,體現了本體論、價值論與方法論的統一,即堅持人民主體地位,教育發展為了人民,教育發展依靠人民,教育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即堅持黨的群眾路線,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把黨的正確主張變為群眾的自覺行動,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牢牢把握教育的人民屬性,就要更加突出從經濟社會發展的大民生上抓教育,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人民至上,堅定不移促進教育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最廣大人民群眾。從實踐看,尤其是要緊緊抓住教育這一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推進教育公平,把提高質量作為緊迫任務,從“有學上”進而到“上好學”,著力提升老百姓的教育獲得感,切實提升民生保障力。

  提高教育公共服務質量和水平。健全與人口變化相適應的基礎教育資源統籌調配機制,建立基礎教育各學段學齡人口變化監測預警制度,優化中小學和幼兒園布局。建立“市縣結合”的基礎教育管理體制,因地制宜打通使用各學段教育資源,加強跨學段動態調整和余缺調配。夯實基礎教育基點,深入實施基礎教育擴優提質工程,加強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落實和完善普惠性民辦幼兒園扶持政策,深入實施縣域普通高中振興計劃,加強特殊群體教育、幫扶和關愛,逐步縮小區域、城鄉、校際、群體教育差距,促進學前教育優質普惠、義務教育優質均衡、普通高中優質特色、特殊教育優質融合發展,形成公平優質的基礎教育體系,提升教育公共服務普惠性、可及性和便捷性。探索逐步擴大免費教育范圍,探索設立一批以科學教育為特色的普通高中,辦好綜合高中。持續做好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教育人才“組團式”幫扶工作。

  為每個孩子提供適合的教育。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在著力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教育體系的同時,要努力形成以學習者為中心、支撐個性化和創造性學習的人才培養新體制新機制新模式。基礎教育既要夯實學生的知識基礎,也要激發學生崇尚科學、探索未知的興趣,培養其探索性、創新性思維品質。要在全社會樹立科學的人才觀、成才觀、教育觀,加快扭轉教育功利化傾向,統籌推進“雙減”和教育教學質量提升,形成健康的教育環境和生態。要以教育評價改革為牽引,讓指揮棒指向素質教育,并統籌推進育人方式、辦學模式、管理體制、保障機制改革,形成人才成長的“立交橋”。

  建設學習型社會。構建以資歷框架為基礎、以學分銀行為平臺、以學習成果認證為重點的終身學習制度,形成泛在可及的終身教育體系,提升終身學習公共服務水平。加強教育資源共享和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建設學習型城市、學習型社區,建好國家數字大學、國家老年大學,建設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的學習型社會。

  牢牢把握教育的戰略屬性,支撐引領中國式現代化

  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是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決定性意義的事業。從世界強國興起更替歷史看,16世紀以來,全球先后形成意大利、英國、法國、德國和美國5個科學和人才中心,教育與之具有內在一致性,越來越成為國家強盛的“密碼”和最為寶貴的財富。

  我們黨歷來高度重視教育的戰略屬性和戰略地位。在1985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鄧小平同志就指出:“忽視教育的領導者,是缺乏遠見的、不成熟的領導者,就領導不了現代化建設。各級領導要像抓好經濟工作那樣抓好教育工作。”1995年,我國首次提出實施科教興國戰略;2002年,首次提出實施人才強國戰略;2012年,黨的十八大報告首次提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2022年,黨的二十大報告首次將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統籌安排部署;2023年,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二十屆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建設教育強國,是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戰略先導,是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支撐,是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徑,是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2024年,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進一步強調“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

  戰略屬性體現我國教育的基礎地位。在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中,堅持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堅持把服務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為教育的重要使命等,集中體現著教育的戰略屬性。牢牢把握教育的戰略屬性,就要更加突出從教育科技人才一體推進的大戰略上辦教育,堅持戰略引領、支撐發展,堅定不移服務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從實踐看,尤其是要跳出教育看教育、立足全局看教育、著眼長遠看教育,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將建設教育強國作為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先導任務、堅實基礎和戰略支撐,從戰略全局謀劃和發展教育,提升我國教育的人才競爭力、科技支撐力和國際影響力。

  打造戰略引領力量。實施高等教育綜合改革試點,按照研究型、應用型、技能型等基本辦學定位,區分綜合性、特色化基本方向,分類推進高校改革發展,引導高校在不同領域不同賽道發揮優勢、辦出特色,全面構建自強卓越的高等教育體系。加快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學和優勢學科,聚焦優勢學科適度擴大“雙一流”建設范圍,建立科技發展、國家戰略需求牽引的學科設置調整機制和人才培養模式。深化博士研究生教育改革,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博士研究生教育。

  培育壯大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發揮高校教育科技人才結合點的獨特優勢,深化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強化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國家基礎研究主力軍和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作用,提高基礎研究組織化程度。實施基礎學科和交叉學科突破計劃,全面構建創新牽引的科技支撐體系,在提升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能力上下功夫,持續產出重大原創性、顛覆性科技成果,在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上作貢獻,有力支撐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以大任務引領學科發展新方向、人才培養新模式,建立科技創新與人才培養相互支撐、帶動學科高質量發展的有效機制。

  培養各級各類人才。面向中小學生實施科學素養培育“沃土計劃”,面向具有創新潛質的高中學生實施“脫穎計劃”。完善人才培養與經濟社會發展需要適配機制,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效。致力于塑造強大的人才自主培養能力,培養壯大國家戰略人才力量。堅持職普融通、產教融合、科教融匯,創新人才培養新模式,培養造就更多大師、戰略科學家、一流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師、大國工匠、高技能人才。優化人才成長政策環境,形成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的良好生態。

  建設重要教育中心。深入推進教育對外開放,統籌“引進來”和“走出去”,全面構建開放互鑒的國際合作體系,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重要教育中心。加強“留學中國”品牌和能力建設,提升全球人才培養和集聚能力,擴大國際學術交流和教育科研合作,積極參與全球教育治理,為全球教育事業發展貢獻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力量。擴大中外青少年教育人文交流,促進民心相通、文明互鑒,服務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新征程上,我們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堅持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牢牢堅持“三大屬性”,胸懷“國之大者”,扎實實施《綱要》,以釘釘子精神抓好落實,以百年樹人的戰略眼光、百舸爭流的奮斗姿態,將“三大屬性”的根本要求體現到提升“六大特質”、全面構建“八大體系”的過程中,轉化為加快推進教育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的生動實踐。

  《 人民日報 》( 2025年03月21日 09 版)

  • 相關閱讀
  • 譜寫綠色發展新篇章 江西持續推進全域“無廢城市”建設

      中新網南昌3月21日電 (熊錦陽)3月20日,江西省政府新聞辦、江西省生態環境廳聯合舉行“無廢‘贛’凈美麗江西”新聞發布會,會上就江西省推進“無廢城市”建設相關情況進行了介紹。發布會現場。 熊錦陽 攝  據江西...

    時間:03-21
  • 海軍消磁兵的“奮斗磁場”

      ■李廣軍 本報記者 彭冰潔 特約通訊員 封志斌  北部戰區海軍某基地消磁站機房內,設備開機的“嘀嗒”聲打破了清晨的寧靜,二級上士顏克新像往常一樣開始了新的一天。  方寸熒屏,雜亂的磁性數據上下跳動,顏克新...

    時間:03-21
  • 湖南省長沙學院原黨委書記劉沛林接受審查調查

      中新網3月21日電 據湖南省紀委監委消息,湖南省長沙學院原黨委書記劉沛林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湖南省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時間:03-21
  • 亞洲水塔冰川總數超10萬條!第二次青藏科考隊還有這些發現→

      2025年3月21日是首個世界冰川日。為倡導全球共同應對冰凍圈變化的經濟、社會和環境影響,聯合國大會2022年通過決議,宣布2025年為國際冰川保護年,從2025年起的每年3月21日為世界冰川日。聯合國大會2024年又通過決議,將...

    時間:03-21
  • 網絡“大V”司馬南偷稅被罰超900萬

      今天,國家稅務總局北京市稅務局稽查局公布司馬南偷稅案件處理情況。  前期,稅務稽查部門依托稅收大數據分析發現,網絡“大V”司馬南涉嫌偷稅,依法對其開展立案檢查。  經查,司馬南在2019年至2023年期間,通過隱匿收...

    時間:03-21
  • 最高人民檢察院依法對楊發森決定逮捕

      中新網3月21日電 據最高檢微博消息,青海省委原常委、政法委原書記楊發森涉嫌受賄一案,由國家監察委員會調查終結,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日前,最高人民檢察院依法以涉嫌受賄罪對楊發森作出逮捕決定。該案正在進一步辦...

    時間:03-21
  • 時政新聞眼丨習近平赴云南麗江考察,關注這座名城的“古與今”

    結束貴州考察之后,習近平總書記步履不停,轉赴云南。3月19日下午,總書記來到位于云南北部的麗江市,先后考察了麗江現代花卉產業園和麗江古城。這是時隔五年后,總書記再次踏上云嶺大地。在麗江,總書記重點關注了什么?背后又有...

    時間:03-21
  • 第三次出艙倒計時!神十九乘組歷次出艙任務回顧→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神舟十九號航天員乘組將擇機實施第三次出艙活動。此前,神舟十九號乘組在軌期間已圓滿完成了兩次出艙任務,展現了高難度任務下的團隊協作能力。這兩次任務聚焦空間站安全防護與設備維護,為...

    時間:03-21
  • 一眼心動的中國|來一杯云南小粒咖啡

    在云南的高山峽谷間咖啡樹扎根生長優渥的氣候條件、獨特的種植技術成就了云南小粒咖啡“顆粒飽滿、香氣濃郁、口感醇厚”的獨特風味普洱、保山、臨滄、德宏等地的咖啡園里鄉村振興的故事也在氤氳香氣中展開截至2024年...

    時間:03-21
  • 生態警務聯勤站護山林

      本報電 (記者顧春)無人機感應檢測,山火有復燃跡象,后臺隨即響應。浙江省諸暨市公安局和馬劍鎮聯手,打造生態警務聯勤站,將無人機數據共享功能接入生態警務數據源,實現實時信息共享、線索移交、案...

    時間:03-21
免責聲明:本網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轉載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阳江市| 抚州市| 公安县| 阳东县| 商都县| 成武县| 重庆市| 修水县| 岐山县| 西和县| 新竹县| 望谟县| 揭东县| 洪洞县| 宣化县| 浦县| 万全县| 辰溪县| 涞水县| 常宁市| 红桥区| 广南县| 赤峰市| 介休市| 友谊县| 叙永县| 神农架林区| 于田县| 平山县| 宝鸡市| 无棣县| 贺州市| 中超| 麻城市| 凤冈县| 孝义市| 临清市| 察雅县| 登封市| 广元市| 平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