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鑫攝
">在安徽淮北一家民營鋰電池生產企業的車間內,工人正在進行生產作業。
李 鑫攝
吳樹建攝
">江蘇如皋某民營造船企業船舶建造現場。
吳樹建攝
如何破除“壁壘”,保障公平競爭?
把黨和國家對民營經濟平等對待、平等保護的要求用法律制度落實下來
“立法把黨和國家對民營經濟平等對待、平等保護的要求用法律制度落實下來,保障各類經濟組織享有平等的法律地位、市場機會和發展權利。”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經濟法室主任楊合慶說。
核電領域關系國民經濟命脈和能源安全,投資運營門檻較高,一直以來核電項目主要由中央企業投資和運營。去年8月,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核準江蘇徐圩一期工程等5個核電項目,總投資2400多億元,都有民營企業參與投資。
位于廣東的陸豐核電站1、2號機組,民營企業久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投資占比5%。“作為核電材料供應商,過去一直希望參與核電項目投資。”久立集團有關負責人感慨,能夠有機會以較高股比參股,確實感受到了國家支持民間資本的決心。
在保障公平方面,此次立法著力健全、完善民營經濟組織公平參與市場競爭的制度機制,把實踐中行之有效的政策和做法確定為法律制度,如對落實公平競爭審查制度、及時清理市場準入壁壘、禁止在招標投標和政府采購中限制或者排斥民營經濟組織等作出規定。
“在準入領域,民營經濟促進法明確國家實行全國統一的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中國行為法學會總監事黃永維表示,“非禁即入”的剛性原則,為包括民營經濟組織在內的各類經濟組織敞開大門,賦予其依法平等進入的權利。“它改變了以往模糊不清的準入規則,讓民營企業精準知曉哪些領域可以進入,提升了市場準入的透明度與可預期性。”黃永維說。
“民營經濟促進法堅持平等對待,致力于健全對各類所有制經濟平等保護的法治環境,為民營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穩定的預期。”中國法學會民法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校長王軼認為,從全面落實公平競爭政策制度,到要求有關部門完善融資支持政策制度,再到要求有關部門完善拖欠賬款預防和清理機制,民營經濟促進法將平等原則貫徹在了具體的制度設計中。
如何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
既鼓勵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又注重加強規范引導
“民營經濟促進法圍繞營商環境優化構建系統性治理框架,在規范市場行為、優化投融資環境、推動科技創新、強化服務保障等方面都有規定。”黃永維表示。
黃永維說,為推動政府從“管理者”向“服務者”轉型,立法推動構建親清政商關系與政策落地機制,如要求建立“暢通有效的政企溝通機制”,政府需主動聽取民企意見,避免“政策懸空”;規定涉企政策制定前預留“適應調整期”,防止“一刀切”式監管對民企造成沖擊;明確“為民營經濟組織申請享受有關優惠政策提供便利”,細化適用范圍、申請程序等。
在上海浦東,開一家便利店,需要多長時間?
當地“一業一證”改革前,通常需要辦理5張單項許可證,法定時限95個工作日;改革后,辦理時限大幅壓縮,還實行“市場準營承諾即入制”,信用良好的企業書面承諾并提交必要材料,即可當場取得許可,企業開業效率顯著提高。
作為首部浦東新區法規,《上海市浦東新區深化“一業一證”改革規定》自2021年10月1日施行以來,實現審批服務管理從“多證可營”變為“一證準營”,受到企業歡迎。
民營經濟促進法完整、準確、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發展民營經濟的方針政策,既鼓勵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又注重加強規范引導。
楊合慶表示,民營經濟促進法積極引導廣大民營企業家擁護黨的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同時,法律推動民營經濟組織實現規范治理,并對依法規范和引導民營資本健康發展等作出規定。
“立法從多個維度支持民營企業完善治理結構和管理制度,加快建設更多世界一流企業。”中國人民大學應用經濟學院院長魏楚表示,民營經濟促進法支持和引導民營企業建立獨立規范的財務制度,加強廉潔風險防控,提升依法合規經營管理水平,及時預防、發現、治理經營中違法違規等問題,“這些舉措對于有效保障民營企業健康發展、持續發展、行穩致遠至關重要。”
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合法權益如何保障?
強化行政執法監督,堅決遏制“亂收費、亂罰款、亂檢查、亂查封”等行為
民營經濟促進法明確規定:“民營經濟組織及其經營者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以及經營自主權等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
楊合慶介紹,民營經濟促進法加強權益保護,對規范強制措施,禁止違法實施收費、罰款或攤派財物,規范異地執法行為,規范政府履約踐諾,加強賬款支付保障等作出規定。此外,此次立法還強化行政執法監督,堅決遏制“亂收費、亂罰款、亂檢查、亂查封”等行為。
近年來,民營企業對部分地方重復檢查、執法隨意性大等問題反映強烈。今年初,《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嚴格規范涉企行政檢查的意見》發布,堅決遏制“亂檢查”。
浙江嘉興港區綜合執法分局執法隊員在漁港的一家餐飲店里執法前,先亮出了“檢查碼”。被檢查人使用本人“浙里辦”APP一掃描,“誰來查”“查什么”,“碼”上清清楚楚,事后還可以“碼”上評價。“檢查完還能重新掃碼查看檢查結果,自己也能對照整改。”餐飲商戶李女士說。
在浙江,“亮碼執法、亮碼檢查”已成為執法人員入企檢查的“標配”。
當前,各地正在有力有序推進規范涉企行政執法專項行動。民營經濟促進法明確規定,司法行政部門建立涉企行政執法訴求溝通機制,組織開展行政執法檢查,加強對行政執法活動的監督,及時糾正不當行政執法行為。
“為確保專項行動取得扎實成效,司法部將深入貫徹落實民營經濟促進法,充分發揮行政執法監督作用,持續規范行政執法行為,督促各地加強問題查糾整改,能立即糾治的,要堅決糾治到位;需要一定時間進行糾治的,要明確整改措施,限期完成整改。”司法部行政執法協調監督局局長劉波表示,對專項行動中形成的好的經驗做法,要及時轉化為具體制度措施,將相關法律規定落地見效。
編后
鞏固改革成果 增強發展信心
4月30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營經濟促進法》,自2025年5月20日起施行。
民營企業是伴隨改革開放偉大歷程蓬勃發展起來的。當前,民營經濟發展在面臨新的機遇的同時,也遇到困難與挑戰,比如在市場準入、要素獲取、服務供給等方面還存在阻礙。
新時代新征程,民營經濟發展前景廣闊、大有可為。2018年11月、2025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兩次出席民營企業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對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高質量發展作出全面部署。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出臺一系列重大舉措,促進民營經濟持續、健康、高質量發展。制定民營經濟促進法,將黨中央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重大方針政策和重要舉措上升為法律規范,鞏固改革開放40多年來民營經濟發展成果,為發揮民營經濟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中的重要作用,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
民營經濟促進法立法為全過程人民民主寫下生動注腳。司法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共同牽頭組建了由17家中央有關單位組成的立法起草工作專班,全國人大常委會按照工作安排,加快民營經濟促進法草案審議進程,其間還兩次公布草案公開征求意見,并通過立法聯系點廣泛聽取各方面意見建議,特別注重聽取各行業、各領域民營企業的意見建議,真正體現了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實施,法律的權威也在于實施。從破除市場準入的各種“玻璃門”“旋轉門”,到規范涉企執法,遏制“亂收費、亂罰款、亂檢查、亂查封”,以民營經濟促進法出臺實施為契機,聚焦民營經濟健康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不折不扣把法律規定落到實處,才能真正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民營經濟發展環境。
《 人民日報 》( 2025年05月08日 18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