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杭州5月11日電(鮑夢妮)5月10日至11日,“天目山低空技術成果展”在浙江杭州舉行。該展由天目山實驗室打造,聚焦“技術研發—成果轉化—場景應用”全鏈條創新,集中展出包括多種類型的無人機、輕量化航空復合材料、高精度遙感測繪設備等百余項創新成果,涵蓋智能控制、能源動力、材料科學等核心技術領域。
隨著低空經濟熱度興起,越來越多人選擇考取無人機駕駛員執照。如今,人工智能同樣化身無人機的“智慧飛手”,如“外掛”一般操控飛行。
“機載大腦”指控盒。 鮑夢妮 攝在“小天”無人機自主作業智能體展位,天目山實驗室智能無人機運行與控制團隊工作人員王鑫手中的一臺巴掌大的“機載大腦”指控盒引起不少參觀者的興趣。
“它搭載著行業首個無人機具身智能多模態大模型,可以部署在復合翼長航時無人機或多旋翼無人機上使用。”王鑫介紹,地面人員通過話筒等方式向盒子發送指令,它理解人的意圖后會自動操作無人機飛行或末端作業。若遇到異常,“機載大腦”指控盒在向人報備的同時也會給其他的無人機發送指令,立即抵近勘測具體情況。
位于該展位不遠處的“智航天目”多模態遙感圖像AI基礎模型,則可實時“繪”出地面情況。該模型集成了多種智能算法,結合可見光、紅外、多光譜、高光譜、微光夜視等多模態遙感圖像大數據,構建了一套高效、易用的遙感圖像智能解譯分析系統,涵蓋地物分類、目標檢測、變化檢測、超分辨率重建、三維圖像建模等基礎功能模塊。
“比如在無人機巡檢領域,它具有路面拋灑物檢測、溺水狀態檢測、海水水質高光譜檢測、漁船碼頭智能監測等多類場景應用能力。”該項目開發人員王瀟介紹,該模型每0.16秒就能處理一張圖片,基本能做到“無人機在天上飛,地面同步呈現遙感圖”。
國內首臺套850公斤推力級新一代渦扇發動機。 鮑夢妮 攝在展館中心,國內首臺套850公斤推力級新一代渦扇發動機被視作“鎮展之寶”。該款發動機自重僅為150公斤左右,但推力達850公斤,具有長壽命、低油耗、高可靠性、低成本等特點,未來可應用于大型長航程無人機和輕型公務機推進系統。
在該項目團隊負責人趙博看來,此發動機各項技術指標優于國內同級別產品,達到國際在役同類產品最高水平。“從發動機的設計、結構到最后加工工藝,我們全程自研,突破了不少技術壁壘。”他介紹,項目計劃2025年底完成發動機樣機首臺套組裝,2026上半年實現整機點火首次試車。
據悉,天目山實驗室是依托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和杭州市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國際創新研究院建設的航空浙江省實驗室,以先進航空技術和高性能航空材料為兩大主攻方向。此次展覽為“天目山實驗室低空經濟教育科技人才融合發展大會”活動暨“中國飛谷”低空產業發展對接會的子活動,通過76個主題展位的百余件展品,系統呈現該實驗室及其科教人合作伙伴在低空經濟前沿技術領域的突破。
天目山實驗室相關負責人表示,希望通過此次展覽,以實物展示與動態演示相結合的方式直觀呈現數字技術賦能下,低空經濟與城市發展的融合創新路徑,為行業搭建技術交流、產業對接與協同創新的高效平臺,推動低空經濟全產業鏈生態構建與高質量發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