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近期,我市遭遇持續干旱,降水較常年偏少、干旱屢破極值,境內河流普遍偏枯,水利工程蓄水同比減少32%,城鄉供水面臨嚴峻“烤”驗。為此,我市迅速啟動“戰旱”模式,以“水源不斷、水質不降、服務不輟”為目標,全鏈條部署、多維度發力,打響抗旱保供攻堅戰。
聞“旱”而動:三級響應構建抗旱“責任網”。自4月中旬起,市水利局以“早部署、嚴落實、強督導”為抓手,織密抗旱保供責任網。先后3次召開抗旱專題會議,5月7日8時啟動干旱防御Ⅲ級應急響應,構建“市級統籌、縣區主戰、專班督導”三級工作體系。同時,成立7個專項工作組,開展3輪次“拉網式”實地督導,現場解決突出問題34個。組建7支暗訪組深入各縣區,對農村飲水工程運行、水質安全等開展排查,建立閉環管理機制,確保隱患動態清零。各縣區將抗旱責任細化至鎮、村、戶三級網格,形成“上下聯動、協同作戰”的抗旱格局。
靶向施策:三維體系破解“用水難”。我市水利系統以“保民生、保重點、保底線”為核心,構建“應急供水+水源調配+部門聯動”三維抗旱體系。累計投入送水車217輛次,運送生活用水2000多噸;延伸供水管網28.31公里,覆蓋37個村組。啟用備用水源105處、實施應急調水26處,在64個片區實行分時段供水,解決2.73萬人飲水問題。與氣象、農業農村等部門建立會商機制,實時監測雨情、水情、墑情,發布旱情預警15次。
縣區攻堅:一縣一策亮出“治水招”。各縣區立足實際創新舉措。商州區推行“排查+應急+長效”三步法,日均組織1200名干部入戶巡查,保障1.8萬名受影響群眾飲水不斷檔。洛南縣出臺保障措施,通過跨區域補水50萬立方米,緩解城鄉供水壓力,覆蓋超10萬人。丹鳳縣實行“一日一查一報”機制,針對受影響群眾采取管網延伸、送水入戶等措施。商南縣啟動分時段增壓供水,城區日用水量下降15%,保障3.2萬名居民用水穩定。山陽縣下沉干部指導排查,發放應急設備,精準解決1.1萬人飲水問題。鎮安縣、柞水縣綜合運用多種措施,同步開展線上線下節水宣傳,節水意識普及率達90%以上。
持續攻堅:24小時堅守筑牢“安全線”。當前,全市水利系統2000多名干部職工與供水企業人員堅守抗旱一線,實行24小時輪班值守,高頻監測關鍵指標。下一步,將動態優化供水方案,加大跨區域水源調配力度;加快抗旱應急工程建設,推進15處水源修復項目;強化節水宣傳,倡導“一水多用”。 (市水利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