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運輸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0部門日前聯合印發《關于促進汽車維修業轉型升級 提升服務質量的指導意見》,一系列舉措劍指4S店等行業壟斷頑疾的同時,“鼓勵連鎖經營”等新提法讓中外投資者看到中國偌大汽車后服務市場的潛在商機。
IBM大中華區副總裁馮國華說,中國汽車后服務業潛藏巨大的藍海市場,怎樣更好地服務約2億車主,怎樣經營好上萬億元的藍海市場,隨著行業進入細分時代,這一領域未來成長空間巨大。
統計顯示,截至2013年底我國乘用車保有量1.37億輛。業內測算,2013年中國汽車售后服務市場規模超過4500億元,按照目前國內汽車銷量增速,預計2015年整個汽車售后服務市場規模將超過7600億元。
對國內汽車消費者來說,4S店的高大貴且不透明、路邊修車店的臟亂差,國內汽車維修業水平的參差不齊,都為汽車后服務市場的細分帶來機遇。
北京輪庫汽車服務連鎖董事長梁子強介紹,從國外發展經驗看,汽車售后服務市場通常會經歷小店——綜合性大店——細分服務等發展階段。相對于美國目前約2.5億輛的乘用車保有量,中國汽車銷量的快速增長讓輪庫看到了更廣闊的國內輪胎服務市場。
“歐美發達國家成熟的汽車服務市場主要以輪胎鋼圈替換服務和輪胎零售連鎖店延伸出汽車保養和維修服務,而國內則以簡易汽車保養快修和美容為主體。‘輪庫’要借鑒歐美市場的成熟模式,并通過創新把它根植在國內,使它發展壯大。”梁子強說。
輪庫成立于2008年,其母公司科昂集團是山東青島一家大型民營輪胎出口企業。2010年國際金融危機肆虐之際,集團董事長梁子強就開始將目光投向汽車大規模進入中國家庭催生的國內輪胎“黃金市場”。
但由于國內汽車配套輪胎市場服務近九成被國外品牌占據,幾年來輪庫在國內發展輪胎服務連鎖的戰略并非一帆風順。
此次十部門意見的發布,讓梁子強看到了未來發展的希望。意見明確提出,要充分運用物聯網技術,建立汽車維修配件追溯體系,保證配件供應渠道公開、透明,實現汽車維修配件可溯源、可追蹤,消費者合法權益受到損害時可追償、可追責;鼓勵發展第三方的汽車維修配件認證機構,強化配件質量和信譽保證;鼓勵連鎖經營,促進市場結構優化等。
“十部門意見指明的方向,都將體現在我們未來的發展戰略中。”梁子強告訴記者,互聯網時代倒逼企業轉換思維,今年雙方將整合各自優勢資源,一方面線下擴店,另一方面網上發展,通過對國內混雜的汽車后服務行業進行梳理,開啟國內汽車后服務細分市場。(新華社記者 韓 潔)據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