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菊藥業
商洛比亞迪
商洛陸港集團
兩河口城市運動公園
商洛高新區管委會辦公樓
國蜂產業園
陜西鋅業有限公司
亞迪大道
蟬鳴漸起、綠蔭初濃。春夏交替時節,邁步商洛高新區,槐花香甜漫過田埂,碧色的丹江河蜿蜒而過,炎炎的烈日把空氣烘得溫暖,處處涌動著滾滾熱潮。走進格圖新型智能數字文旅裝備生產項目現場,工人正在進行廠房外墻美化、附屬設施建設,整個現場一片忙碌。伴隨著一棟棟舊廠房逐漸翻新,新項目在此落地、生根,為區域發展注入新的動能。
今年以來,商洛高新區緊緊圍繞“一都四區”建設總目標,縱深推進“三個年”活動,以開發區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為抓手,全力以赴抓項目、促投資、穩增長。1—4月,完成規上工業總產值46.2億元,同比增長7.9%,完成工業固定資產投資8700萬元,同比增長28.5%。實現招商引資實際使用資金1.86億元,同比增長73.83%。
招商引資量質齊升
不以山海為遠,方能引來更多“源頭活水”。隨著產業升級加速、區域競爭日趨激烈,如何吸引優質企業、留住企業、助推企業成長,打造可持續、可復制的招商引資“樣本”,是商洛高新區永恒的課題。在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政策要求下,商洛高新區積極作為,堅持“老樹開新花”的思路,確定了“園區企業招商聯合體”“產業基金跟投、金融機構跟貸、政策性資金跟補”的“1+3”招商新機制,不斷增強提升商洛高新區項目招引競爭力。
為了摸清家底精準謀劃,構建招商資源與目標體系,商洛高新區圍繞“3+N”產業鏈及上下游,對區內可利用土地和各類可用廠房逐一盤點,繪制產業鏈圖譜,明確了延鏈補鏈強鏈項目和目標招引企業,形成了項目承載資源清單,截至目前,在談項目10個,全力打造招商引資“強磁場”。打開商洛高新區的招商路線圖,從商洛到西安、天津,再到深圳,一條結合自身資源稟賦、區內產業布局和精準匹配企業需求的招商線路逐漸清晰起來。招商引資小分隊先后奔赴天津天士力、西安領充、西北有色地質礦業等26家企業開展叩門招商。邀請深圳華米時代、深圳市怡合興有限公司等8批次20人次來訪考察。截至目前,分別簽約比亞迪年產576萬車付氣體發生器、華米時代日產50萬安時疊片工藝聚合物方形鋰離子電池、陸港鐵路專用線擴建及其配套設施工程、石灰石粉及脫硫劑生產建設4個項目,總投資18.8億元。同時,借助招商引資活動,商洛高新區不斷拓展國際物流通道,積極促成了商洛陸港“商西歐”班列國際鐵路物流通道業務,為全市外貿企業搭建了成本更優、更加安全高效的鐵路國際物流平臺。
招商引資不僅是簡單的企業招引,更是產業生態的培育與構建。商洛高新區緊抓“西商融合”發展機遇,與省投資和貿易促進中心、市政府駐西安辦事處等機構建立了常態化溝通機制,與西安高新區投資合作局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聚焦西商共建“生產圈”“生活圈”“生態圈”目標,加強兩地資源集成。
項目建設后勁十足
招商引資的最終目的是讓項目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在“筑巢引鳳”的同時,商洛高新區高度重視項目的落地和建設工作。以重點項目為抓手,以各項要素為支撐,投資增速穩定向好、投資結構持續優化,真正做到了擴大有效投資。
為持續激活項目建設動能,商洛高新區緊扣主責主業,制定了《2025年重點建設項目包抓實施方案》,實行部門聯合、企業聯動、協同推進的工作機制,進一步強化了項目全周期管理。截至目前,“六庫兩線一碼”平臺策劃儲備項目盤子在庫項目114個,總投資368.47億元;今年實施省市區重點項目29個,年度計劃投資13.09億元,已開工17個,累計完成投資5.25億元,占年度計劃的40.13%。比亞迪年產576萬車付混合式氣體發生器及產氣藥項目正在辦理征地手續,比亞迪年產240萬車付混合式氣體發生器及342噸氣體發生器產氣劑項目、天士力5000噸中藥飲片生產倉儲建設項目、國蜂蜜水大健康產業園正在有序推進中。
強化項目全周期管理,夯實服務保障根基。商洛高新區制定了《重點產業鏈三年行動方案(2025—2027年)》,成立了由6名縣級領導、16名科級干部組成的包抓重點產業鏈工作專班,對“3+N”產業鏈上的重點企業進行定點包抓,深入一線協調解決企業用工、手續辦理等問題17項,全力推動新建項目早日達產達效。
加大項目謀劃申報工作。開展全員項目謀劃路演活動,24名領導干部謀劃項目77個,總投資266.33億元。其中,謀劃商洛高新區電子信息產業園(二期)、商洛高新區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商洛高新區電子信息科技園和比亞迪配套基礎設施提升等專項債項目14個。
持續深化“三進”活動,護航項目用工需求。商洛高新區深入推進“人社進園區、職教進企業、工匠進校區”活動,強化重點企業用工支撐。承辦了全市春風行動暨保障重點企業用工啟動儀式及高新區重點企業用工推薦新聞發布會。通過定期走訪企業、精準掌握用工需求,發布企業用工需求清單10次,組織企業參加各類招聘活動3場,發布招聘信息3期,與市內外20家勞務機構建立協作關系,為重點企業招工2587人。開展技能培訓237人次、職工崗前培訓50人次,均超額完成指標任務,有效滿足了企業的用工需求,為企業穩定生產提供了人力保障。
以“騰籠換鳥”推動“老樹發新芽”,為高質量發展騰出空間。商洛高新區針對園區內的“僵尸”企業、閑置低效資產等開展專項“騰籠換鳥”行動,加快盤活存量用地,為新產業入駐提供便捷的場所。其中,商洛格圖新型智能數字文旅裝備生產項目所用的廠房便是因原大圣王公司經營不善而閑置的廠房,商洛高新區通過整合、重組等方式,重新引進商洛格圖科技有限公司入駐,目前,該項目正在進行廠房改造。此外,躍迪二期資產過戶目前正在有序推進,靜泉社區丹南路提升改造工程欠款、郭家村征地遺留問題等已圓滿解決。商丹園區污水處理廠擬于6月底前完成盤活,商洛印象“保交樓”項目順利推進。一系列盤活存量、化解遺留問題的舉措,使得園區內的優質資源得到進一步梳理、整合,如今正煥發勃勃生機。
營商環境持續優化
一個園區的吸引力,不僅取決于政策力度,更在于整體的發展環境。
自“三個年”活動開展以來,商洛高新區聚焦提高服務便利化水平,不斷深化“放管服”改革,創新開展“十個馬上”為企服務措施,優化服務模式,提升服務效能,致力于打造最優營商環境,為高新區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今年,商洛高新區積極開展優化營商環境法律法規和政策成效宣傳。以營商環境突破年活動為指引,錨定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環境目標,緊扣《陜西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商洛市深化營商環境突破年2025行動方案》要求,結合高新區實際制定了《商洛高新區深化營商環境突破年2025行動方案》,聚焦經營主體需求,從激發活力、招商引資、項目管理、服務提質等多維度精準發力,取得了一系列階段性成果。
不斷創新審批機制,審批服務提速增效。商洛高新區擬定《高新區工程建設項目并聯審批辦法》,通過整合資源、簡化流程,打破傳統審批模式壁壘,大幅壓縮項目審批時限。大力實施并聯審批、聯審聯辦、告知承諾等工作機制,積極推進建設項目開工等“高效辦成一件事”事項落地,立項、施工許可辦理時間均從原來法定工作日縮短至資料齊全當日辦結,建設項目開工相關事項辦理流程進一步優化,審批辦理時限壓縮超過10%。根據項目實際情況,開通項目審批“綠色通道”,為比亞迪、商洛領充、商洛格圖等企業制定詳細的項目建設手續辦理清單,明確各審批環節辦理時限、申報材料和注意事項,嚴格落實一次性告知制度,有力推動了項目早開工、早建設。持續推行預約辦、延時辦、上門辦、幫代辦、郵寄辦等服務,進一步提升企業、群眾辦事便利程度。今年以來,累計受理行政審批業務31項,涵蓋項目備案、節能審查、道路挖掘占用、施工許可證等,辦結率100%。項目備案方面,全面推行線上全程電子化辦理,企業提交資料齊全備案時間壓縮至30分鐘內,實現“即來即辦”。
精準保障項目用地,掃除企業發展障礙。深耕“標準地”改革,筑牢重點項目用地根基。聚焦商洛高新區重點項目用地,按照“標準地”模式完成32.37畝土地移交工作。完成比亞迪年產576萬車付混合式氣體發生器及產氣藥項目一期101畝土地征收。處置低效閑置土地32.469畝。編制了土地儲備專項債券2個,申報土地儲備專項債券4200萬元。
大力完善基礎設施,夯實企業發展根基。商洛高新區實施了環南路與商鞅大道交會處、新城四路路口、東興二路和東興三路路口雨污水管網提升改造項目;完成靜泉路、南新東街熱力管網埋設工程,埋設熱力管網650米;啟動了靜泉路“白改黑”工程,目前已完成85%。通過一系列打基礎、利長遠的惠民舉措,大大改善了園區的生產生活環境,為企業和轄區居民創造了良好的生產生活“硬環境”,為營造商洛高新區良好的投資環境打下了堅實基礎。
科學謀劃資金保障,激活企業發展效率。商洛高新區持續增強“造血”功能,制定《商洛高新區項目資金申報指南》,圍繞發改、工信、科技等領域政策資金作了全面歸納梳理,為園區產業投融資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組織項目單位申報2025年陜南專項資金、蘇陜資金、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資金等項目11個,擬申請資金2.98億元。充分發揮高新金資產業基金作用,助推領充新能源項目,啟用產業基金支持該項目2500萬元。
蓄勢聚能強引擎,項目潮涌逐浪高。如今,一個個已建成投產或正在加緊施工的大項目好項目,激活了商洛高新區經濟發展的“一池春水”;一批批符合國家戰略定位和產業鏈條的優質企業,撐起了商洛高質量發展的“脊梁”。商洛高新區將緊跟時代的步伐,圍繞項目建設的“生命線”,樹牢“項目為王”理念,書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李 珍 彭亞楠 程思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