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王 飛)近年來,山陽縣堅持把電子信息產業作為工業轉型升級、產業結構優化的主要抓手,全力以赴謀項目、建園區、興產業,實現了電子信息產業從無到有、由小變大的突破,成為山陽新的經濟增長點。目前,已完成投資35億元,開發建設電子信息產業園210畝,引進電子信息類企業12家、建成投產10家,帶動就近就地就業2000多人。2022年實現產值20.6億元、利稅2.5億元。
抓謀劃定位強引領。山陽縣立足勞動力資源密集優勢,緊緊圍繞“觸控顯示一體化、5G電源適配器、智能家居”3條電子產品鏈,堅持上下游產品鏈協調、相關產業配套,謀劃顯示模組、背光源、電路板、顆粒料、物聯網、智能家電、智能安防等延鏈補鏈項目50個,規劃建設占地500畝電子信息產業園,每年招引至少3家電子信息企業入駐。計劃到2030年,入駐園區企業達到30家以上,實現產值100億元,解決就業5000人以上。
抓標房建設強配套。山陽縣全面推行“標準地+承諾制”,規劃建設標準化廠房60萬平方米,現已建成26萬平方米,配套建成工業污水處理廠、110千伏變電站等基礎設施,實施路網工程13.5公里,已開發區域水電路視信和綠化、亮化全覆蓋,園區發展“硬環境”持續提升,確保企業落地后,實現輕裝上陣、快速投產。
抓招商引資強鏈條。發揮山陽在外發展電子信息產業人數多、返鄉創業意愿強的優勢,及時出臺廠房租賃、新購設備補貼等系列優惠政策,主動赴深圳等地開展叩門招商,創新開展“迎老鄉、回故鄉、建家鄉”主題招商活動,動員3名優秀企業家返鄉投資,成功招引關聯企業9家、實施延鏈補鏈項目10個,電源制造、觸控顯示、小家電3條產品鏈日趨完整。
抓創新引領強支撐。山陽縣堅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積極融入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每年設立電子信息產業科技研發專項基金1000萬元,強力推進科技創新型企業培育和重點產業技術研發,在深圳、西安等地建成產品研發中心5個,培育電子類高新技術企業4家、“專精特新”企業3家,持續推動形成越來越多的“山陽制造”。
抓政策優化強服務。山陽縣扎實做好服務的“加法”和審批的“減法”,采取惠企政策、手續辦理、訴求解決、金融服務、用工招聘“五個送上門”措施,持續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從項目招商、落地、建設到投產,全過程跟進、“一站式”服務,讓企業放心投資、安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