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時節,走進山陽縣城關街道,映入眼簾的是干凈平坦的道路、生機盎然的花草樹木、小而精致的美麗庭院,群眾有的在給農田灌溉,有的在樹蔭下有說有笑,他們彬彬有禮、互幫互助,處處呈現出和諧之美,散發著文明氣息。
鄉村振興,鄉風文明是保障。近年來,山陽縣城關街道將鄉風文明建設作為鄉村振興的有力抓手,以美麗鄉村建設和農村移風易俗等工作為切入點,不斷為鄉村振興發展注入文明力量。
“真沒想到,只是參與了鄰里互助活動這些小事,就得了50分,還能換取生活用品,太實用了。”5月6日一大早,伍竹園社區居民王奶奶邊向鄰居展示剛剛在“積分超市”兌換的牙膏邊高興地說。
通過一張張“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文明幸福積分卡”兌換生活用品,讓伍竹園社區鄉風文明再上新臺階。今年以來,城關街道全面推行文明積分管理,因地制宜設置激勵措施,用村(居)民手中的文明積分換來了鄉村建設的“真金白銀”。
同時,城關街道還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平安創建、家庭美德、移風易俗等領域推廣運用文明積分,將積分管理理念融入鄉村社會治理的各個環節,通過文明積分管理樹立“風向標”,引領群眾積極參與鄉村振興、鄉村治理等。有了“積分制”,農村的變化還真不小。少了爭吵、多了幫助,少了矛盾、多了和諧,少了抵觸、多了參與,畫出最美“同心圓”。
“移風易俗新風氣,陳規陋習要阻止。傳統美德要傳遞,文明鄉村更美麗……”近日,一首首移風易俗民歌在城關街道各村角落傳唱,用“說唱+快板”接地氣的形式,將家規家訓和“婚事新辦、厚養薄葬”等新理念唱出來,讓群眾愿聽愛聽,入腦入心。城關街道用以德化人、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的方式教育引導群眾摒棄陳規陋習,養成健康生活方式。常態化開展文明家庭、最美家庭、“身邊好人”“好公婆”“好兒媳”等先進典型評選推薦,利用多種形式宣傳鄉風文明先進典型的向善、向美、向上精神。
一家一戶窗明凈,一院一景花果香……在土橋村,一座座美麗庭院錯落有致、整潔美觀。
從群眾的切身利益出發,點燃群眾的參與熱情,是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一道良方”。城關街道因戶制宜,積極挖掘選樹“庭院美、居室美、家風美、廁所凈”的家庭示范戶、標兵戶,營造整潔、干凈、和諧的家庭生活環境。鼓勵引導村民積極參與爭創,逐漸形成“抓點帶面、一抓多促、連線成片、整體推進”的良好格局,豐東新區社區居民郭婭蘭、土橋村村民楊秀存兩戶家庭先后獲評“三秦最美家庭”“省級五美庭院示范戶”。
村容整、民風淳、文化興,文明新風吹進百姓心間,正是城關街道鄉風文明建設的生動寫照,文明之花讓美麗鄉村絢麗多姿、遍地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