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通訊員 王浩 宋楊楊 屈睿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近年來,我市聚焦“一老一青一小”等重點群體,在養老服務、就業扶持、托育教育等關鍵環節持續發力,一系列有溫度、有力度的務實舉措,正悄然提升著百姓的幸福感與獲得感。
走進商州區城關街道東關社區日間照料中心,溫馨感撲面而來。老人們或揮毫潑墨,或載歌載舞,或靜心閱讀,這座集多種服務于一體的“幸福驛站”,有效破解了居家養老“吃飯難、照料難、孤獨感”三大痛點。
市民王雪珍是照料中心的受益者:“我們在家反正是很寂寞。到這日間照料中心來,跟這伙老朋友看看書、聊聊天、跳跳舞,心情非常好。”
該中心面積1500平方米,投資300余萬元,設有15個功能區,可為周邊千余名老人提供綜合服務。
東關社區日間照料中心主任毛丹輝介紹:“接下來,我們將采用‘社區+居家服務’的模式,把我們現有的專業化服務帶到有需求但不能來日間照料中心活動的老人家庭里面。更好地解決失能老人、失獨老人生活問題。”
從“社區照料”到“上門服務”,商洛正讓“夕陽紅”愈發絢爛。目前,全市建成16家區域綜合養老服務中心,完成2550戶適老化改造任務,累計發放城市、農村各類低保、特困補助和臨時救助51.11億元。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前不久,在商洛學院,一場由校政企聯合舉辦的秋季招聘會冒雨舉行。112家企業帶來4500個崗位,覆蓋教育、新能源、生物醫藥等重點行業,為畢業生搭建起“面對面”的溝通橋梁。
市人才交流服務中心副主任董毅介紹,今年以來,人社部門多措并舉為畢業生提供就業服務,積極開展“1131”就業服務,大力募集就業見習崗位,開展線上線下招聘活動、搭建招聘平臺。
密集招聘與精準服務,鋪就寬廣的就業之路。目前我市已建成零工市場7個、就業服務站101個,培育縣級以上勞務品牌19個,累計實現城鎮新增就業8.05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254.55萬人,發放創業擔保貸款15.71億元,開展職業技能培訓11.72萬人次。
事關千家萬戶的托育服務也備受各界關注。近日,位于惠民小區二期商鋪的商州區重點民生項目——商州區托育中心開園。該中心設有100個托位,為3歲以下的嬰幼兒提供專業照護服務,讓有需求的家庭享受到安心、實惠的托育服務。
“我們是商州區首家公辦托育中心。希望通過科學的養育理念、專業的師資團隊和標準化的運營體系,為3歲以下的嬰幼兒提供一個安全、健康、有啟發性的環境,同時也能解放父母的雙手,讓他們安心地工作。”商州區托育中心園長武燕燕介紹。
這家托育中心每天服務時間為早上8時至下午5時30分,每個班級配備3名專職保育師,確保照護細致、個性化,120平方米的戶外活動場地,充分滿足孩子自由活動與游戲需求。
目前,全市學前普惠性資源覆蓋率達93.09%,義務教育“雙減”政策落實到位,488所學校開展課后服務,全市共組建融合體32個、提供優質學位2.2萬個,7所縣中和1所市屬高中全部創建為省級示范高中。
從“老有所養”的幸福畫卷,到“青有所為”的廣闊舞臺,再到“小有所保”的堅實支撐,我市正以一件件民生實事,織密兜牢民生保障網。一項項務實舉措,溫暖著百姓生活,也匯聚成推動商洛高質量發展的磅礴力量。